基干兰茂《滇南本草》在云南地域下理论及应用发展探究.docxVIP

基干兰茂《滇南本草》在云南地域下理论及应用发展探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干兰茂《滇南本草》在云南地域下理论及 应用发展探究 摘要:兰茂为明代云南地区代表性医家,其代表著 作《滇南本草》影响重大,对《滇南本草》在云南地域下的 版本及作者、附方、临床应用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 总结与分析,进一步深入挖掘其思想理论特色,为深入研究 《滇南本草》奠定基础 关键词:兰茂;《滇南本草》;云南地域下;理论与运用; 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R2-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 (2016) 12-0093-03 《滇南本草》系云南明代医家兰茂历经20年所著的一 部记载和研究滇南地区特色药材和民族民间用药经验的一 部本草学专著。其所载的中草药性味、疗效及用药方法在医 药学上贡献巨大,成书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早100多 年。本文从《滇南本草》版本及作者的探源、附方的理法方 药、临症思路研究三方面对目前的《滇南本草》在云南的发 展及研究进行梳理: 1《滇南本草》版本及作者探源 据研究发现《滇南本草》目前的版本共计13个,其中 刊本6个,抄本7个。张廷瑜等[1]经过研究认为现存的《滇 南本草》的各个版本是依托兰茂的盛名而作,并非其本人的 作品。现今流传的版本主要为“范本、“务本”、“丛 本”,且认为“范本”的真实作者是范洪,“务本”的真实 作者是管氏昆仲,其他抄本著者应为首抄者。杨国祥[2]经 过考证对“依托”之说提出质疑,其认为《滇南本草》确为 兰茂所著,只是其原著至今尚未发现,且其原著在几百年的 流传过程中,经过后人的不断增补,形成了如今众多的版本 从目前几位专家学者对13个版本研究来思考兰茂应确 实著有一本《滇南本草》,但尚不能证明哪个版本为兰茂的 原本,且各个版本均存在兰茂后人、传人、后学者思想添加 情况,现存的《滇南本草》或许为众人合力所创之品更为恰 当 2《滇南本草》理法方药 2. 1 “理”通过目前对《滇南本草》的理论研究,将其 理论特色归纳为: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传承了《神农本草 经》以来传统的本草学理论体系和论述方法[3]。重视医药 结合。多数药物后附有单方、验案,据统计全书附方有517 首[4]。突出辨证论治。如升麻汤治疗小儿痘、痂疹不明, 发热头痛,伤风咳嗽,乳蛾痒腮,若咳嗽加桑白皮、陈皮、 杏仁;若喘加苏子、川贝母[4]。④善于多途径多方法治疗 疾病。例如:梔子花条附方2首,其一:治疗肺有实痰、实 火,肺热咳嗽,用梔子花三朵蜂蜜少许同煎;其二:治鼻血 不止,用梔子花数片焙干为末,吹入鼻中[4]。⑤养生保健, 尤重调补肝肾。据统计书中有补益肝肾作用的药物较多[5]。 ⑥女性注重补血。《滇南本草》中对于女性虚损疾病的治疗, 往往配有补血药[5] 目前对《滇南本草》理论的研究发现本书缺乏深入、有 代表性的学术思想的研究,多是从本书的用药特色进行宏观 归纳总结,缺乏特异性,尚不足以突出体现《滇南本草》的 理论特色 2.2 “法”李昊蓉[6-10]对《滇南本草》中药物及其附 方进行治法的研究,分别对书中体现解表法、清热法、健脾 法、补肾法、活血祛瘀法进行理论的归纳与分析。此外还对 书中带下病的治法进行分析与总结。孔庆玺等[11]对书中体 现祛风法的药物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祛风法 □通览全书不难发现原书本身未对附方的治法进行阐述, 虽然李昊蓉、孔庆玺对《滇南本草》的治法从功效方面进行 了部分研究,但对于研究《滇南本草》的治法特色尚缺乏系 统性的整理研究。且对于各种疾病的治法特色归纳尚少,亦 缺乏系统性研究整理思路与方法 2.3 “方”赵荣华等[12]对《滇南本草》附方研究发现 517个方中内科方291个,外科方104个,妇科方45个,儿 科26个,五官科51个。张汉涛[13]对附方中药味进行统计 发现两味药以上的235首,独剂单方有128首。下面从目前 附方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2. 3. 1配伍研究认为《滇南本草》附方的组成,大致分 为以下3种情况:其一,不是简单的药味堆砌,也不是单纯 药效的相加,而是根据症状和药物特点,在辨证的基础上, 按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组合而成。其二,有的附方药 味不多,君、臣、佐、使或有缺如但不影?药效,如治疗赤 白痢的主药钻地风,辅药赤地榆煎服,显然缺少佐药、使药 成分。其三,还有不少的附方是以单味药组方,加上辅药如 童便、蜂蜜、烧酒以及鸡肉、牛肉等共用。主要针对病情简 单轻浅,只须选择有针对性的单味药物,即可取得良效[14] 2. 3.2剂量赵荣华等从杨国祥编撰的《滇南本草附方研 究》中选取517个附方,研究其药物的剂量,统计发现517 个处方中有464个有完整准确的剂量,约占89. 6%[15]O剩 下处方中以少许、适量、一匙等为单位。如治疗面寒疼痛, 黄龙尾不拘多少为末,点烧酒煎服 2. 3.3剂型《滇南本草》的剂型特色在于其善于运用酒 剂。据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