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632-2005 中华鳖 苗种-地方标准.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B 4 5 DB 、 、 1 可 d匕 省 地 方 标 准 DB13/Tb32-2005 中华鳖 苗种 2005-06-10发布 2005-06-10实施 河 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食品伙伴网 食品伙伴网 DB13/T632- 2005 --自一 前 曰 本标准由河北省水产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安瑞永、杨振才、邢浩春、王瑶、赵薇、侯金良、刘晓丽。 食品伙伴网 食品伙伴网 DB13汀 6322 005 中华鳖 苗种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华鳖 (Pelodiscussinensis)苗种来源、质量和抽样检测方法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鳌的苗种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5067无公害食品 中华鳖养殖技术规范 SC汀1010 中华鳌人工繁殖与饲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鳌苗 孵化破壳后48h以内,不摄食,体重2.5g^}5.0g的稚鳖. 3.2 鳌种 鳌苗从摄食开始,至体重50g以内的稚鳖。 3.3 畸形率 同一批孵化出的鳌苗或同一生长日龄的鳌种,随机抽样检测后畸形个体数占鳖苗或鳌种样本总数的 百分比。 3.4 伤病率 同一批鳌苗或同一生长日龄的鳖种,随机抽样检测后受伤、患病的个体数占鳌苗或鳌种样本总数的 百分比。 4 苗种来源 应从我国北方的市级以上中华鳖原、良种场直接引进鳖苗种,也可从原、良种场引入受精卵自行孵 化或选用自养的北方优良亲鳖繁育苗种。 5 鳌苗质量 5.1感官性状 5.1.1体形 体圆形或椭圆形,背腹扁平,四肢完整。裙边宽大平展,不上翘、不下垂。 5.1.2 体表和体色 背甲绿褐色或浅褐色,无大的黑斑或有小而均匀的暗褐色斑点。腹甲橙黄色或暗黄色,无显著深黑 色斑块。体表光亮,无异物附着。 5.2健康状况 头颈伸缩自如,身体下潜游泳灵活,体质健壮,反应敏捷,无畸形、无外伤、无病害,符合NY/T 5067的有关要求。 食品伙伴网 DB13/T632-2005 5.3 鳌苗重量 鳖苗孵化出壳后,应选大小适宜,规格整齐的个体留做苗用,要求鳌苗重量2.8g以上.剔除身体极 小的个体。 5.4 质最等级 同一批鳌苗随机抽样的畸形率应低于1.5%,伤病率低于0.5。个体重量在3.5g以上的为一级:个 体重量在3.0g以上的为二级:个体重量在2.5g以上的为合格:畸形率、伤病率和体重有一项不达合格指 标的,视为不合格。 5.5 受精卵质量 若用受精卵自行孵化鳌苗,要求受精卵无畸形、无破损、无霉变,卵重3.5g以上的为合格,4.5g以 上的为优。鳖卵孵化方法应符合 SC/T1010的有关规程。 6 鳌种质量 6.1感官性状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