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6卷第5期 地 理 科 学 Vol. 36 No.5
2016年05月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May, 2016
孙才志,覃雄合,李博,等.基于WSBM 模型的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脆弱性研究[J].地理科学,2016,36(5):705-714.[Sun Caizhi, Qin Xionghe, Li Bo et al. Assess-
ment of Marine Economy Vulnerability of Coastal Cities in Bohai Sea Ring Area Based on WSBM Model.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6,36(5):705-714.] doi:
10.13249/ki.sgs.2016.05.008
基于WSBMWSBM 模型的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脆弱性研究
孙才志,覃雄合,李博,王泽宇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9)
摘要摘要:基于海洋经济脆弱性内涵,结合“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 )和“暴露度-敏感性-应对能力”模型,从压
力、敏感性、应对能力3 个方面构建海洋经济脆弱性测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考虑了松弛变量权重的数据包络分析
方法(WSBM )对2000~2011 年环渤海地区17个沿海城市海洋经济脆弱性进行测算,并利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分析了
海洋经济脆弱性的动态演变,结果基本显示了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脆弱性的分布格局。其中微度脆弱地区为天津
市、大连市、东营市、烟台市;轻度脆弱地区为秦皇岛市、丹东市、盘锦市、葫芦岛市、威海市、日照市;中度脆弱地区
为青岛市、潍坊市、滨州市;高度脆弱地区为唐山市、沧州市、锦州市、营口市。同时对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脆弱性
空间分异规律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对降低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脆弱性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关键键词词:海洋经济脆弱性;WSBM 模型;核密度估计;环渤海地区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F 129.9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000-0690(2016 )05-0705-10
[5~8]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中国海洋经济快 生的人文驱动因素进行分析 ;自然灾害、气候变
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受到国际金融 化和生态学等自然科学领域认为脆弱性是指暴露
危机、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海洋经济发展面 于不利影响的可能性或者是遭受到不利影响损害
[1]
临着严峻挑战 。与传统的经济体系比较,海洋经 的程度,着重对自然驱动因素造成的潜在影响和
[9~ 12]
济对资源的依赖性更强,海洋产业体系更不完整, 结果进行分析 。海洋经济脆弱性问题是涉及到
海洋总体科技实力不足给新兴海洋产业带来较大 包括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一个复杂的巨系
的风险,保障发展体制机制相对欠缺,呈现出更加 统,即受陆域系统的作用影响,又有海洋本身的特
明显的脆弱性特征。海洋经济的脆弱性已经成为 殊性。因此,结合以往相关学者对脆弱性的探讨
阻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及研究需要,本文认为海洋经济脆弱性是指受
[2]
脆弱性概念源起于对自然灾害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州市居民住房条件的空间分异格局与形成机制.pdf
- 轨道交通站域的城市物质空间更新轨迹与组织模式——以北京为例.pdf
- 国内外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进展.pdf
- 哈大高铁对东北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影响.pdf
- 哈大巨型城市带空间开发-经济发展-环境演变的耦合分异机制.pdf
- 哈长城市群城镇用地扩展进程及其驱动因素研究.pdf
- 哈长城市群核心-外围结构及发展阶段判断研究.pdf
- 杭州商业街道空间布局形态关键要素对周边风环境的影响.pdf
- 合肥经济圈空间关联时空演进研究.pdf
-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及安全评价.pdf
- 基于参与式调查与主成分分析的金塔绿洲变化驱动力分析.pdf
- 基于城、市视角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pdf
- 基于创新“二分法”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研究.pdf
- 基于粗糙集和层次分析法的农村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研究.pdf
-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服务业空间关联分析.pdf
- 基于单位汇水面积的地形因子特征评价.pdf
- 基于地统计学方法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例.pdf
- 基于多目标改进免疫算法和GIS的养老机构空间配置优化研究——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pdf
- 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体征诊断指数构建与计算——以上海市为例.pdf
- 基于多源降水数据的洞庭湖流域夏季降水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