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6卷第7期 地 理 科 学 Vol. 36 No.7
2016 年07 月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July, 2016
孙葭,章新平,黄一民,等.基于多源降水数据的洞庭湖流域夏季降水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J].地理科学,2016,36(7): 1115-1124.[Sun Jia,Zhang Xinping,
Huang Yimin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ummer Precipitation of Different Data in Dongting Lake and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
ca,2016,36(7): 1115-1124.] doi: 10.13249/ki.sgs.2016.07.019
基于多源降水数据的洞庭湖流域夏季降水
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
1 1 2 1
孙葭 ,章新平 ,黄一民 ,张新主
(1.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2.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湖南衡阳421008)
摘要摘要:基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提供的1979~2012 年夏季6~8 月降水实测数据(CMD )和3 种不同来源
的再分析降水数据,研究和比较副高特征指数与洞庭湖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及空间差异。结果表明:① 6、7 月
副热带高压(副高)脊线位置偏北,洞庭湖流域大部分区域降水偏多,8 月偏少;6、7 月北界位置偏北使流域东南
降水偏少、西北降水偏多,8 月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6~8 月西伸脊点位置东移使降水偏多范围自东向西增大;6
月份副高强度增强使东部和南部降水偏多、西部和北部降水偏少,7 和8 月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② 再分析降
水数据大体上能反映出7 月份脊线指数、6 和7 月北界指数、6~8 月西伸脊点指数和副高强度指数对相应月份
CMD 降水的影响。③ 副高特征指数对CMD 降水的拟合能力存在区域差异。
关键词关键词:夏季降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洞庭湖流域;降水数据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P933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000-0690(2016 )07-1115-10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是影响 用的降水资料大多来自于地面气象台站的观测资
中国东部天气和气候的重要大气系统,是研究者 料。基于卫星反演、模式运算以及站点数据插补
关注的热点。研究副高与降水关系,大致包括: 等方法,生成了大量的再分析降水数据。相对于
一是研究副高位置、形态结构、性质等自身特征 观测数据来说,再分析降水数据时空分辨率较高,
[1~3]
变化与降水的关系 ;二是研究副高特征在季 比较细致地反映降水的时空变化。研究者评估了
内、年内、年际及年代际等不同时间尺度上活动 再分析降水数据在降水气候态、径流模拟和预报、
[4~6]
规律与降水的关系 ;三是研究副高与其它天气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价值。英国East
[7~9]
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降水的影响 。由 Anglia 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RU (Climatic Research
于副高面积较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流洪涝对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响应能力的影响研究——以上海市外环以内中心城区为例.pdf
- 河流旅游:缘起、内涵及其研究体系——一个本体论的诠释.pdf
- 河南“米”字形高铁网构建对可达性及城市空间格局影响.pdf
- 黑河中游地区耕地景观演变及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pdf
- 黑河中游现代孢粉传播过程研究.pdf
- 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pdf
- 湖南武陵山片区农民收入多样性特征及其对贫困的影响.pdf
- 华南老红砂沉积年代学及其环境意义:以福建青峰老红砂为例.pdf
- 华南前汛期起讫日期的年际变化及与前汛期降水的关系.pdf
- 淮河流域冬小麦水分亏缺时空变化特征分析.pdf
- 基于发达国家比较的中国能源消费峰值预测.pdf
- 基于服务空间视角的长春市城市功能空间扩展研究.pdf
- 基于感知情境的北京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研究.pdf
- 基于根系解剖结构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壤侵蚀速率估算.pdf
- 基于工业空间视角的长春市1995-2011年城市功能空间耦合特征与机制研究.pdf
- 基于共生理论的中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生态协调模式研究.pdf
-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逢简村传统村落空间转型机制解析.pdf
- 基于环境因素约束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为例.pdf
- 基于活力特征分析的城市安置社区公共空间研究——以苏州城区6个安置社区为例.pdf
- 基于集对分析的中国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