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重点任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豆病虫害调查标准 大豆灰斑病 调查时期: 7月中下旬进入发病盛期。根据田间发病情况,在发病盛期按标准进行调查。 级别 分级标准 0 全区植株叶片无病 1 部分叶片发病,发病叶片病斑数5个以下 2 全区少量植株有病斑,病斑分布面积占叶面积1/4以下 3 全区植株大部分发病,病斑分布面积占叶面积的1/2 4 全区植株叶片普遍有病斑,少数叶片因病提早枯死 5 全区植株叶片普遍有多量的病斑,多数叶片因病提早枯死 大豆根腐病 调查时期: 6月中下旬进入发病盛期。根据田间发病情况,在发病盛期按标准进行调查。 级别 分级标准 0 幼苗茎基部及主根均无病斑 1 茎基部和主根上有病斑,病斑面积占茎部和主根总面积的1/4以下 2 茎部和主根上病斑面积占茎部和主根总面积的1/4-1/2左右 3 病斑占茎部和主根面积的1/2以上 4 茎基部和主根上病斑连片,已形成绕茎现象,但根系并没坏死 5 地上部萎蔫或枯死 3、胞囊线虫病 调查时期:大豆出苗后30—40天(6月中下旬),第一次发病盛期进行调查根表白色雌虫数,每处理调查10株。 0 级:不发病; 1 级:平均每株的大豆根系着生胞囊数0.1~3 .0个; 2 级: 平均每株的大豆根系着生胞囊数3.1~10.0个; 3 级: 平均每株的大豆根系着生胞囊数10.1~30.0 个; 4 级: 平均每株的大豆根系着生胞囊数30.1以上; 4、大豆菌核病 在大豆成熟后收获前进行调查。 田间调查以小区发病植株数占小区调查总植株数的百分比表示。 5、大豆蚜虫 在大豆蚜虫发生危害盛期,进行品种(系)间蚜量或危害程度调查。 (1)大豆蚜虫发生量调查 在大豆蚜虫发生较轻的时,可采用百株蚜量指标评价不同品种(系)抗蚜性程度差异。在试验小区内5点取样(如小区面积小可进行全区调查),每点10—20株,进行全植株调查记录蚜虫数量,统计百株蚜量;如蚜虫密度较大时,可采用分层取样法调查,即对大豆植株抽取上中下3片复叶,调查叶片、叶柄及叶片着生节上的蚜虫。 株蚜量=植株叶片总数×平均每片叶蚜量(上中下3片复叶蚜量/3)。 (2)大豆蚜危害程度调查 在大豆蚜虫发生较重的年份,可采用危害程度分级法评价不同品种(系)抗蚜性程度差异。在试验小区内5点取样(如小区面积小可进行全区调查),每点10—20株,按下列标准调查记录各品种(系)受大豆蚜危害程度。每7-10天调查一次,蚜虫高峰期8月1—8月20日,每3-5天调查一次,分别记录大豆蚜数量和天敌种类与数量,计算有蚜株率和百株蚜量。 如果蚜虫大发生,数量难以统计时可采取以下分级方法调查记录。 大豆蚜虫在全生育期均有发生,因此在发现田间有蚜虫时就开始调查。 0 级:无蚜虫,叶片平展; 1 级:每株<100 头蚜虫,叶片无受害状; 2 级:极少植株的顶部新生叶片皱缩或稍微卷曲,或尽管无矮小植株,却有很多蚜虫分布在植株叶片及茎上; 3 级:大部分植株的顶部新生叶片半卷曲,每株上有>1 000 头蚜虫; 4 级:大部分植株的顶部新生叶片半卷曲,每株上有>2 000 头蚜虫。 6、大豆食心虫 大豆食心虫以幼虫蛀荚危害籽粒,最后蛀荚率或虫食率是评价品种(系)抗性的最重要最直接的依据,因此,在收获期调查其蛀荚率或虫食率作为评价各品种(系)抗虫性的指标。调查时可在小区内随机或5点抽取30-50株,调查统计蛀荚率、虫食率。 蛀荚率=虫蛀荚数/总调荚数*100% 虫食率=虫食粒数/总调查粒数*100% 7、大豆苗期地下害虫 大豆苗期地下害虫主要以蛴螬和地老虎为主,所以在苗期发现有地下害虫时调查。 调查时以受虫害株率,即:小区受虫害株数/小区调查总株数*100%=地下害虫危害率。及虫量调查: 挖土调查法:调查蛴螬和地老虎,每个样方面积33.3X33.3cm2,深度根据调查时间而定。在全田采用“Z”字形或棋盘式取样法。样点数目调查面积15亩以内取5点,15亩以上时,每增加10亩,样点增加1——2个。调查记录统计虫量/m2。 8、大豆根潜蝇调查 调查时间:6月中、下旬各调查1次 调查方法: 在各调查大豆田,按棋盘式取样法各取20样点,每点拔取大豆植株10株,检查大豆根茎处有无纵裂或畸形肿大等被害状,对有被害状植株用刀剖切被害部位,查看有无蛆形幼虫。统计被害株率和有虫株率。 被害株率(%)= 被害株数/调查株数*100 有虫株率(%)= 有虫株数/调查株数*100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