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灭多威的改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灭多威的改进研究 研究背景 农药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农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它在人类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当前,世界人口不断增长、世界可耕土地已到极限,而对粮食的需求却日益增加的情况下,这就需要更多、更好的符合当今环境需要的农药以确保农业的稳产、丰收。 氨基甲酸类杀虫剂的开发,得益于毒扁豆碱的发现。早在1864年,有人发现在西非生长的一种蔓生豆科毒扁豆中存在一种剧毒的毒扁豆碱,这是首次发现的天然氨基甲酸类化合物。第一个真正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为嘉基公司的Gysin(吉森)在1951合成的地麦威,并于次年发现了其杀虫活性。1953年美国联碳公司合成了著名的此类杀虫剂甲萘威,并与1956年投产,成为一个氨基甲酸酯类产品。由于该药有广谱、低毒、廉价、合成简单等特点,很快成为万吨级商品,并有力地推动了氨基甲酸类杀虫剂的开发。在短短的几年中相继开发了涕灭威、灭多威、速灭威、异丙威、克百威、仲丁威、丁硫克百威等一大批氨基酸甲酯类杀虫剂,成为当时杀虫剂领域中第二类品种。[1] 灭多威作为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农药的一种,杀虫效果显著,曾经被大量使用,由于其毒性及残留性较强,致使灭多威市场不算萎缩,逐渐的被其他高效,低毒的农药所取代。 近年来,有克百威开发了丁硫克百威、丙硫克百威,呋线威,均是在像结构中引入硫原子。与母体化合物相比,新的衍生物的毒性下降了20~50倍。[2]杀虫活性与其母体相比相当。[3] 现在对产品的改性,分子设计成为开发新产品的主流手段,本次就对灭多威农药的分子做一些改进,使其毒性降低,并保证其杀虫效果和产品价格。更易于大量使用。 灭多威简介 名称: 1—(甲硫基)亚乙基氨—N—甲基氨基甲酸酯 化学式:C5H10N2O2S 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162.2 性质 纯品为白色晶体,原药(纯度96%)为浅棕褐色晶体。稍有硫磺味。 m.p. 173~173.5℃,相对密度1.442 (20℃),蒸气压5.1×10-3Pa(20℃)。 溶解度为:丙酮8g/kg,甲醇5g/kg,二甲苯3g/kg,水35mg/L。 中性条件下稳定。酸性条件缓慢水解(pH值3时,半衰期为9d),碱性条件迅速水解,60℃时稳定,水悬液因日光而分解,遇酸、碱、金属盐、黄铜和铁锈易分解。 在生物活性土壤中易分解,半衰期2d。 使用方法 1、灭多威挥发性强,有风天气不要喷药,以免飘移,引起中毒。 2、灭多威易燃,应远离火源。 3、不要与碱性物质混用。 4、中毒应马上送医院治疗,解毒药为阿托品,严禁使用吗啡和解磷定。 应用情况 1.在农业生产方面 灭多威为一种内吸性具有触杀、胃毒作用的氨基甲酸酯类的广谱杀虫剂。灭多威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内吸、熏蒸作用,具有一定的杀卵效果,对有机磷已经产生抗性的害虫也有较好防效。1966年由美国杜邦公司首批推荐作为杀虫、杀线虫剂。适用于粮食、棉花、烟草、果树、蔬菜防治蚜虫、蛾、地老虎等 \o 害虫 害虫,是目前防治抗药性棉蚜良好的替换品种[2,4]。 2.灭多威的复配使用 灭多威可与多种杀虫、杀嫡剂混配,用于生产复配杀虫、杀嫡剂,其中常见的与其混配的杀虫、杀嫡剂有效成分有丙澳磷、敌百虫、马拉硫磷、毒死蟀、辛硫磷、氧乐果、阿维菌素、毗虫琳、哒嫡灵、硫丹、杀虫单、杀虫双、氯氰菊酷、高效氯氰菊酷、氰戊菊酷、高效氯氟氰菊酷和苏云金杆菌等[3]。 市场情况[5] 中国农药行业的生产与销售情况 图1 中国从1996-2004年各类农药产量及总产量情况吨(%) 图1 中国从1996-2004年各类农药产量及总产量情况 吨(%) 我国生产的农药原药品种数 表2为中国目前生产的农药原药品种数。由此可见,中国仍以杀虫杀螨剂的品种最多,占40%以上,而自主专利产品以除草剂最多,占25%。 1. 3中国农药进出口状况 从1993年,中国农药进出口一直处于顺差状态。至10年后的2004年,农药贸易顺差达10. 39亿美元,见表3。 表2 中国目前生产的农药原药品种数 表3 1993~2004年我国农药进出口情况 亿美元 国内外研究现状 嘉基公司的Gysin在1951合成的地麦威,并于次年发现了其杀虫活性。这是第一个真正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1953年美国联碳公司合成了著名的此类杀虫剂甲萘威,并与1956年投产,成为一个氨基甲酸酯类产品。由于该药有广谱、低毒、廉价、合成简单等特点,很快成为万吨级商品,并有力地推动了氨基甲酸类杀虫剂的开发。在短短的几年中相继开发了涕灭威、灭多威、速灭威、异丙威、克百威、仲丁威、丁硫克百威等一大批氨基酸甲酯类杀虫剂,成为当时杀

文档评论(0)

155****87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