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牧区草原生态恢复途径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8 甘南州草原站 周九菊 甘南州草原站 周九菊 内容简介:甘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植被脆弱性,再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使草地生态环境极巨恶化,草地生产力下降,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畜牧业发展和牧民群众的脱贫致富,针对这种现状,对甘南草原植被的恢复,提出了治理对策。 主题词:甘南草地 生态评价 退化原因 恢复对策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启动,为改善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甘南州是一个以畜牧业为支柱产业的地区,牧业收入占人均收入的60%以上。因此恢复草原生态环境,提高草地生产力是改善牧民群众的生存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根据甘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对草原生态的恢复途径进行初步探讨。 1、自然地理概况 甘南位于甘肃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东缘,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部逐渐向陇南山地过渡;北部与甘肃中部的黄土高原相接。地貌类型为山地和高原,以自然特点,甘加、拉仁关、郎木寺一线以西为高寒草地区,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类型以亚高山草甸和灌丛草甸为主;迭山以南,岷山以北为迭岷高山峡谷区,是我州的重点林区和农区,海拔1700—2200米,气候温暖、干旱、多冰雹,垂直变化明显,耕地坡度大,土层薄,植被以林间草甸和草原化草甸为主;迭山、光盖山以北为洮夏丘陵盆地区,这里主要包括卓尼、临潭大部分及碌曲、夏河、合作市的部分乡村,属半农半牧区和林区,海拔1800—2900米,热量条件差,水分条件适中,25度以上坡耕地面积较大,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类型以亚高山草甸、草原化草甸、盐生草甸为主。 2、草地生态现状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点,决定了甘南草地生态过渡带和脆弱带的属性,这种自然条件为自然资源的特殊性,加上对草地资源的开发管理停滞在传统阶段,进入80年代,随着人畜的增加,草地因超载放牧、滥垦、滥挖、开矿的破坏导致了严重退化、沙化及生态恶化,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 2.1 草地“三化”严重 近年来,甘南草地严重退化、沙化、盐碱化的荒漠化现象持续扩展,草地植被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导致优良牧草所占比例由1982年的70%下降到现在的45%,杂毒草由30%上升到55%;牧草产量由5610kg/hm2下降到4500kg/hm2,牧草产量下降了35%;特别严重的地方牧草高度由75cm下降到15cm,植被盖度由95%降至75%。草地中度以上退化面积占草地可利用面积的50%,轻度以上退化面积占可利用面积的70%。牲畜不食的杂毒草有蔓延的态势,鼠虫灾害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频率加快,黄河上游沿岸的沙化线以每年3—5米的速度向纵深发展,受沙化影响的草地面积已达20万hm2以上,加剧了黄河上游的环境恶化。加上对草地的滥挖、滥垦,使本已持续退化的草地生态雪上加霜。畜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加大了同农区发展的差距,影响着牧民群众生活的富裕。 2.2 水资源日见短缺 甘南州境内有一江三河及120多条大小支流,全州水资源总量为254.1亿立方米,其中自产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01.1亿立方米,是全省水资源富集区之一,更是黄河、长江上游水资源涵养区。但近年来,随着草地资源的衰退,降水量逐年下降,导致地表径流量明显减少,水资源锐减,大部分山谷间小溪彻底绝流,数千眼泉水干涸,数百个大小湖泊水位明显下降,玛曲乔科湿地正在消失,尕海湖面临枯竭。随着草场承包到户,干旱缺水的草场有增无减,这种生态的逆向演替不仅危及当地群众的生计,也危及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历史上仅甘南州境内补给黄河的水流量占44%,目前这种补水能力已下降了15%,是造成黄河断流的原因之一。 2.3 草地超载过牧 以往资料显示:全州理论载畜量620个羊单位,而实际载畜量910个羊单位,超载47%,每年饲草料缺口达400万吨以上。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甘南牲畜头数逐年增多,草畜矛盾突出,超载过牧引发草地退化,尤其是冬春草地严重退化。据调查,夏河县桑科乡央吉才让现承包草场80公顷,年产鲜草4950公斤/公顷,草场利用率按70%计算,牲畜食量(每羊单位)按1360公斤计算,理论载畜量204只,而实际载畜量450只,超载246只;加端、贡保等10牧户承包草场400公顷,理论载畜量应为1019只,而实际载畜量为2400只,超载1381只;另从面上调查情况来看,这种现象较为普遍。所有这些表明我州草场面积超载过牧,而且越演越烈,牲畜刨食草根,地表被大量风蚀,牧草根部裸露影响牧草生长发育,甚至造成部分牧草死亡。要进一步遏制我州草场退化和超载过牧的局面,应在禁牧(休牧)恢复草场生态植被方面加大力度,根据对草场的总体评估和测算,每10亩草场可供养一只羊单位,是符合甘南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的,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