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沸腾炉式集中雾化降温系统的应用试验
马承伟 张森文 崔引安 袁冬顺 王宇欣
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部设施农业生物环境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E-mail :macwbs@
中文摘要: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农业建筑的集中雾化蒸发降温系统,进行了实际生产条件下的夏季降
温试验。降温装置内部为过风断面由下而上逐渐扩大的漏斗状,形成下高上低的变风速场,以延长雾滴与
气流的接触时间,在较小的喷雾量下维持较高的雾滴密度分布。在装置内平均气流速度 1.1~2.8m/s,喷雾
压力 0.06~0.16MPa,水气比 0.08~0.5 的条件下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在 0.1~0.2 的较低水气比
时其降温效率即可达 80% 以上,室内平均气温低于室外气温2~5.5 ℃,比单纯采用机械通风时低4~7.5 ℃。
室内相对湿度为 70%~95%,通风总阻力为40.3Pa 。对装置内不同粒径雾滴的分布进行了测定与分析。
关键词:农业建筑 蒸发降温 集中雾化 沸腾炉法
沸腾炉式集中雾化降温系统是在建筑的进风口处集中喷雾对进入室内的空气降温处理
的蒸发降温系统,其降温装置采用逆气流方向喷雾以增强雾滴与气流间的热质交换,并靠上
升气流对下落雾滴的托升作用,使雾滴产生类似工业沸腾炉中粉粒的运动,延长与气流的接
触时间,提高降温效果。与在室内直接喷雾降温相比,由于对空气的降温处理完全均一,其
降温效率大大提高,同时避免了雾滴淋湿室内动植物或地面的问题,对喷雾设备的要求也大
为降低。
笔者采用模拟装置研究了集中雾化降温系统的性能及影响因素[1~3] ,试验结果表明该系
统具有良好的降温性能,降温效率η可达80% 以上。装置的结构与形状尺寸、喷嘴的性能、
装置的运行参数即水气比µ、雾化室气流速度v (m/s),喷雾压力p (MPa)等为影响装置降温性
a
能的主要因素。合理的装置结构与形状尺寸、采用雾滴粒度小和雾化角小的喷嘴、增大µ与p
均可提高降温性能。对于雾化室气流速度,当其在多数雾滴的悬浮速度范围内时,降温效率
较高,且va 的变化对降温效率的影响较小,高于此范围时降温效率降低。对试验数据的多元
回归分析,得出降温效率的经验计算式为
k k k
η Av a 1 p 2 µ 3 (1)
各回归系数根据喷嘴等条件的不同取值范围约为∶A=1.1~1.22 ,k = -0.04~ -0.11 ,
1
k =0.015~0.055 ,k =0.14~0.17 。
2 3
在上述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笔者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农业建筑的集中雾化降温系统,进
行了实际生产条件下的夏季降温试验。
1 试验装置与参数选择
1.1 试验装置
试验在中国农业大学一实验温室( 图1)中进行。温室长16m,跨度6.4m,檐口高度2.5m,
- 1 -
屋脊高度3.7m,南北脊向,覆盖PVC波纹板,试验期间种植有黄瓜和番茄。
温室采用纵向负压通风,南端山墙安装有一台φ1250mm轴流风机,北端山墙设有2个
1460mm×1460mm的方形进风口,集中雾化降温装置设置在进风口外。装置内部由内挡板分
隔为雾化室和雾滴沉降室二部分。雾化室顶部为向下喷雾的喷嘴,室外空气从下部进入,向
上与喷雾流呈相反方向流动,与雾滴充分接触降温,然后从上部进入雾滴沉降室,使粗雾滴
得到分离后进入温室。从雾化室底部落出以及沉降室分离出的雾滴返回循环水池反复使用。
降温装置与风机的运行由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自动控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