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论文-重庆海绵城市.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对重庆市降水特征的海绵城市建设规划 摘要:海绵城市,作为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在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的中国,有缓解雨洪灾害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构建新型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本文以重庆市为例,针对其较为特殊的山地地势带来的降水特征,提出了其在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中要面对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海绵城市;重庆市;降水山地 海绵城市介绍 海绵城市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灾害,控制水体污染,实现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的生态化转型。重庆市作为西南山地地区的代表城市,其自然地质条件复杂,气象水文特征明显,城市建设问题突出,在此试点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 当前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国际上与“海绵城市”相关的雨洪管理理念主要有:美国的最佳管理措施(BMPs)、低影响开发(LID)、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以及澳大利亚的水敏性城市设计(WSUD)等(表1)。 表1 国外雨洪管理技术体系 国家 雨洪管理技术 美国 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 雨洪最优管理系统(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BMPs) 英国 可持续排水系统(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SUDS) 澳大利亚 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WSUD) 德国 雨水利用(Storm Water Harvesting,SWH) 雨水管理(Storm Water Management,SWM) 新西兰 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Low Impact Urban Design and Development,LIUDD) 各国在雨洪灾害管理、雨水污染防治、雨水回收利用等方面都编制有相对完善的技术规范,并展开了大量案例实践。我国的海绵城市实践大多集中在平原城市,山地城市的雨洪管理规划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以重庆市为例,探究其作为山地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 山地地区普遍的降水特征 自然水循环过程包括雨水从产生到传输、汇集的各个阶段,从水蒸气在大气层中遇冷凝结成雨开始,雨水以各种形态在不同的空间中完成渗透、径流、滞蓄等过程。在山地城市,由于地形条件的丰富性和地域气候的独特性,这种传输过程表现得更为明显,即降雨过程更加集中、雨水产汇流过程改变、地表水文格局也与地形特征高度吻合,呈现出明显的树枝状水系网络。 雨量分布的时间差异性 一般而言,山地降雨过程的时间分布非常不均匀,大多数集中在雨头、雨核阶段,降雨量可以占到整场降雨的80%-90% (图1) 。雨峰提前,短时间内形成较大强度的汇流水量,对城市的防洪排涝设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西南山地城市多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水丰沛,重庆市年平均降水量较丰富,全市平均年降水量为1125.3mm,但全年雨量分布极不均衡。夏半年受湿热的海洋气团影响,空气暖湿,降水较多,5-9月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69%左右,达774.6mm。冬半年(10-4月)在极地干冷气团控制和影响下,降雨稀少,其降雨量占全年的31%左右 (图3)。这种冬夏差异极大的降雨条件,使得雨水设施在两季不能充分发挥调蓄能力,应对夏季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时调蓄容量不足,而在冬季又会因为无雨导致设施不能物尽其用,造成浪费。 图1 山地降水过程的时间分布差异和全年差异 地表径流的空间特殊性 一般情况下,降雨过程中在经历过植物截留并且土壤吸收雨水达到饱和后,便会产生雨水径流。径流经过一段时间的四散流动,会在重力作用下汇聚进入汇水口,汇流阶段开始。对于重庆市这类山地城市,雨水地表径流在地形影响下所产生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径流系数、流速与汇流时间、流向三个方面:坡度较大的地表使雨水落到地面后,不容易下渗而快速形成径流,径流系数也相应增加;同时,坡地导致的雨水流速加快,汇流时间缩短,洪峰到来时间相应提前,极易诱发内涝灾害;过快的流速也会导致径流流向不定,不总按照排水通道排走,难以控制。 水系网络的树枝状格局 平原地区因为地形平坦,水系在完整发育后总呈网状形态;而在山地地区,雨水对山体的冲刷作用形成冲沟,多源汇聚形成次级河流,次级河流相互交织形成大型干流,呈现出干流、支流、冲沟等级分明的树枝状形态。城市建设时,应避免大规模的挖填方工程,保留天然水系网络的排水作用。但如果汇入河流宽度狭窄,而汇流量较大,则容易发生内涝灾害。 针对降水特征的海绵城市建设 重庆市位于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口,城市功能发育完善,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建设工程对地形反复扰动,导致地表硬化、河道填埋,城市水文效应显著。同时根据重庆市气象局资料,重庆的降雨特征较直辖前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3****34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