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必修1 第五章 第四节 张 桐 宝坻区第一中学 2008 10 【必修1 第五章 第四节】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宝坻区第一中学 张 桐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说明光合作用以及探究的历程。 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能力方面: 通过体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因素,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解读实验数据的能力。 通过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具体过程及二者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及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培养学生具有“求是”的态度和精神,具有不断创新的精神,体验科学技术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这一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加强对科学、技术、社会(STS)的关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教学难点: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四、设计思想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学的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课时内容是本章的最后一节,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生物科学发现史的探究性学习是实现此课程基本理念的极为有效的载体,生物学史能够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意发展三方面教育融合起来,很好地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光合作用的过程能更好的培养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以探究性实验设计呈现给学生,是训练学生科学探究的好材料。 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经典实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探索的一般方法,是培养生科学素质的好素材。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只是照本宣科介绍几个科学家的实验,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不能调动。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将部分经典实验设计为兴趣学生亲自动手做的验证实验,课堂上由兴趣小组学生呈现给全体同学,再加上与多媒体的有机结合,达到既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授课过程中始终两条线并行,即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为明线;以科学研究一般方法的介绍为暗线。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这两条线有机的交织在一起。 2、光合作用的过程一直是教学上的难点,因为光合作用是发生在细胞内的极其微观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学生无法直接感知,为了突破此难点,我拟采用多媒体演示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动态过程,通过简明的图解,把复杂、微观的化学变化形象化,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形成深刻的表象。另外,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时,应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学生的智慧。最后,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通过类比,增强记忆。这样设计,即落实了知识目标,又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探究实验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该实验是一个开放性实验,探究的问题和实验设计的思路可以有多种选择,学生思维上容易出现混乱。为此,可以先和学生一起分析教材上的实验原理和参考案例,然后发给学生探究实验记录表,通过表格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探究,从实验中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多媒体】展示一组优美的风景图片 【教师】植物的每一片绿叶就好像是一个 “绿色工厂”源源不断地生产者有机物。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随处可见,你看到过植物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吗?没有。那么,科学家们到底是怎样发现光合作用这一生理过程的呢? (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多媒体】展示下面资料 1、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植物的物质积累来源于土壤。 2、1648年比利时医生Van Helmont的柳树实验。将一株2.3重的柳树苗种在90.8㎏的干土中,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的质量增加了80㎏多,而土壤减少了不到100g。Van Helmon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植物的物质积累来源于水。 【教师】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只是一个经验的推测,并没有进行相应的科学实验。然后科学家又做了相关的实验。 请学生评价:你同意他们的结论吗? 【学生】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缺少科学依据; 2、柳树实验则体现了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师】科学的方法体现在那些方面? 【学生】对照原则 【教师】你对Van Helmont的实验结论认同吗? 【学生】不认同。 【教师】为什么?从实验设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