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江苏专用)演示课件体系通关强化练通关一第二关突破选择题12个高频考点 PPT.pptVIP

《创新设计》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江苏专用)演示课件体系通关强化练通关一第二关突破选择题12个高频考点 PPT.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谨防将下图判断为2条或更多条反射弧 瘦素可参与糖、脂肪等代谢调节使体重减轻,如图所示瘦素作用于下丘脑相关神经元调节摄食行为的部分途径,图中共有几条反射弧? 答案提示 0条。 解读 误认为只要有传导路线即存在反射弧,从而将图示看作2条或更多条反射弧。事实上,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其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与效应器。图中所示仅表示了由下丘脑传至大脑皮层产生饱食感或饥饿(摄食)感的“上传”过程,并不表示相关“反射应答”过程,故不存在完整反射弧。 3.明确兴奋传递受阻的4大原因 在完整反射弧中兴奋传递离不开递质的合成释放,递质与受体结合等过程,以下4个原因均会阻碍兴奋传递: (1)某种原因导致递质无法合成或释放,如肉毒素可阻止运动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 (2)递质不能与其受体结合,如突触后膜上“受体”被与其他物质结合而被占据(如α-银环蛇的蛇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或受体被抗体破坏(自身免疫病),从而导致递质无法结合到受体上; (3)某些毒素可能会阻止离子通道开放,如河豚毒素能抑制Na+通道打开,从而不能实现突触后膜兴奋; (4)递质被异常水解或破坏,如某些自身免疫病患者可产生专门针对递质的“抗体”。 注:①递质发挥作用后应被及时灭活或重新运回前膜内方可保障神经传导的“迅速、准确”,倘若递质不被及时清除,将导致其持续作用而呈现“异常”生理反应,如某种有机磷农药能抑制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使肌肉痉挛。 ②有些物质(如毒品)可与递质受体结合,打开突触后膜Na+通道,从而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4.牢记4类“调节”的规范表述 (1)神经调节——仅涉及反射弧,其信号仅涉及“电信号”和“神经递质”,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 (2)体液调节——仅涉及“体液传递”,其信号分子只有“激素”等“化学物质”,不涉及电信号、递质等,如高浓度血糖→胰岛B细胞→胰岛素→靶细胞; (3)神经—体液调节——既涉及“电信号”与“神经递质”,又涉及“体液传递”,如寒冷刺激→皮肤感受器→下丘脑→肾上腺(此前为神经调节,此后为体液调节)→肾上腺素→靶细胞; (4)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笼统描述某稳态维持的调节模式时常概括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均涉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1.重温内环境与细胞内液的关系(如图)的判断方法 第二关 易错易混·理一理 先找只与单向箭头相连的淋巴(丁),淋巴只能来自组织液(乙),流回血浆(丙)[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二者之间是双向箭头],剩余的甲就是细胞内液。 2.牢记“渗透压”的3个关键句 句1: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多少而不是质量大小,如同为10%质量浓度葡萄糖与蔗糖溶液,前者渗透压大于后者; 句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句3: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细胞内液渗透压则主要与K+有关)。 4.细胞结构中的6个“未必”、3个“一定”与3个“唯一” 1.高考常涉及的3类“红细胞” 第二关 易错易混·理一理 (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各种细胞器,适于提取细胞膜,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为乳酸。 (2)蛙的红细胞——有“核”,且进行“无丝分裂”。 (3)鸡的红细胞——有“核”,适于提取DNA。 2.高考常考的“化学反应” (1)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发生于核糖体中 3.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产生的“4个”场所 (1)细胞质基质——细胞呼吸第一阶段 (2)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3)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呼吸作用产ATP最多处) (4)叶绿体类囊体膜——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生物产ATP最多处),此ATP“专用于还原C3,不用于其他耗能过程” 4.高频考点“物质出入细胞方式” 注:唯一可“逆浓度梯度运输”的为“主动运输”。 5.易错易混的“总光合”、“净光合”与“呼吸速率” 1.务必理清细胞分裂中的“加倍”与“减半” 第二关 易错易混·理一理 (1)DNA:于有丝分裂间期及减Ⅰ前的间期因DNA复制而加倍; (2)染色体于有丝分裂后期因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3)有丝分裂时加倍的DNA、染色体均因细胞一分为二而减半恢复为2N; (4)减Ⅰ末期因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子细胞,从而导致染色体由2N→N,DNA由4N→2N,减Ⅱ末期因细胞一分为二导致DNA由2N→N。 染色单体形成于有丝分裂间期或减Ⅰ前的间期,(此时染色体∶DNA由1∶1变为1∶2),染色单体消失于有丝分裂后期及减Ⅱ后期(消失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有丝分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减数分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2.务必把握“染色单体”形成与消失 3

文档评论(0)

liuhan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