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6 古代诗歌鉴赏 题点1 综合选择题-知人知言,知体知法.pptVIP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6 古代诗歌鉴赏 题点1 综合选择题-知人知言,知体知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2- -3- -4- -5- ■三年来,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有鲜明的倾向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诗歌鉴赏的选材均为唐、宋诗,没有考查词,体裁是古体诗中的歌行体和七言律诗,范围明显扩大;命题不避名家作品,也不弃“一时之标”的作品;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均有涉及。从命题形式上看,主客观题型兼顾。客观选择题从“五选二”演变为“四选一”,选“不正确的一项”,分值为3分;主观题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角度设题,分值6分。 -7- 对诗歌的鉴赏,读懂读透最为重要,特别是在一客观选择题、一主观赏析题的命题情况下,选择题涉及面非常广,涉及诗歌的情感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各个层面。因此,从知人、知言、知体、知法的角度综合理解诗歌的内容,进而把握诗歌的情感,是重要的解题思路。 -*- -*- 从四个角度破解诗歌综合性选择题 诗歌鉴赏的综合选择题,既有对内容的理解,也有对手法、语言、情感的把握。选项在措辞上细致严谨,错误设置相对隐秘,须从整体到细节,仔细阅读,先内容后手法,逐字逐句琢磨分析,并注意如下角度: 1.知人。鉴赏诗歌讲究“知人论世”,要注意诗歌作者的身世及阅历、所处的时代特点、创作倾向、作品风格特点等。除时代信息外,我国古代士子的人生之路,也有着许多带有共性的地方,对其作品写作背后人生阶段的把握,也能给我们提供解读诗歌内容情感的思路。 -*- 2.知言。古代诗歌大都篇幅短小,其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富有跳跃性,即所谓的“诗家语”。因此,读诗时千万不能一扫而过,否则是读不懂、读不透的。由字词到句意,由句意到全诗,边读边想,力求还原诗歌画面。 3.知体。诗歌的体裁不同,题材不同,内容和手法也不相同。如果是写人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练性、形象性。如果是写景抒情诗,则从所写的景物入手,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 4.知法。对诗歌的鉴赏,除要注意正确的读诗方法(从标题到作者,从正文到注释,全面细读)外,还要知道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手法、结构技巧等等。 -*- 热点题型 即学即练 综合选择题 1.知人角度 从这一角度设题考查,往往牵涉到对作品背景和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以及对作品形象特点的分析。 【典题1】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野  歌 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 热点题型 即学即练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结合李贺的相关知识,可知李贺仕途不顺,怀才不遇。B项,诗人不是“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在诗中“穷”是困厄、不得志的意思,“屈穷”指有才志而不能施展。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热点题型 即学即练 2.知言角度 从这一角度设题考查,主要包括对诗歌语言含意的理解,对作品语言风格的体察,炼字、炼句、赏析语言风格是常设选项。 【典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东  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 热点题型 即学即练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写诗人行到之地和到此之由,诗人是为了“看水”而“行到”,开篇“闲意”就已暗含其中。 B.诗歌中的第三句与杜甫《漫兴(其七)》中“沙上凫雏傍母眠”意象相同,诗人用笔墨略作勾勒,意象生动,跃然纸上。 C.诗歌的第五、六句写水旁岸边,沙滩经过河水的无数次冲洗,像筛过似的洁净,表现了溪水急速的特点。 D.尾联以“情虽不厌”总括了中间四句,并回应了第二句的“发船迟”,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使全篇结构严密。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此题从对诗歌语言的理解角度设误。C项,第五、六句写水中洲渚,“平平”两字表现出溪水的平静。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热点题型 即学即练 3.知体角度 从这一角度设题考查,包括对诗歌结构特点的把握、诗歌的起承转合、词的引领句、某句在全篇中的作用等等。 【典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晓发公安① (作者原注:数月憩息此县) 杜 甫 北城击柝复欲罢,东方明星②亦不迟。 邻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③能几时。 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远适无前期。 出门转眄④已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镜花水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