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少年收容教养人员的矫正教育.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对少年收容教养人员的矫正教育 内容提要:少年收容教养人员的矫正教育,即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少年犯"实施的矫正教育。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多样性和上升的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问题,也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严峻问题,加强对未成年犯的矫正,建立完善的对未成年犯的矫正体系,使他们能顺利回归社会重新做人,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发生,使他们能顺利回归社会重新做人,是矫正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是矫正教育工作质量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少年收容教养人员 管理教育 心理矫治 现实意义 良好的品行教育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它教会一个人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对于违法犯罪少年他们更应得到父母、教师、社会各界的关心爱护 ,矫正不良行为,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现象不仅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它已成为困扰当今世界的一种“社会瘟疫”,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所以,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也是司法机关责无旁贷的责任。挽救失足的未成年人使其变成新人,这是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治安稳定,为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关乎国家大业的重中之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第38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它昭示着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根本目标不是惩罚犯罪,而是预防犯罪、减少犯罪。努力以非惩罚性手段挽救失足的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这也是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部门的关注重点。 一、建立少年收容教养人员的矫正教育制度的必要性 普通刑法的刑罚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即对犯罪再犯的预防和对社会一般公民的预防,也就是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对违法犯罪少年刑罚的适用目的也是预防犯罪,但与普通刑法不同的是,它的重点为特殊预防,也就是对违法犯罪少年的挽救,使违法犯罪少年永久或一定期间内消除再犯能力。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关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第48条规定,依法免予刑事处罚、判处非监禁刑罚、判处刑罚宣告缓刑、假释或者刑罚执行完毕的未成年人,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不受歧视。因此,建立未成年犯区别矫正制度有其必要性。一是遵循国际未成年人司法准则的需要。1985年11月29日,我国加入的《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3]第2.3条规定:"应努力在每个国家司法管辖权范围内制定一套专门适用于少年犯的法律、规则和规定,并建立授权实施少年司法的机构和机关。"而未成年矫正对象区别矫正制度是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贯彻刑罚人道化思想的需要。未成年犯在社区中矫正,可以生活在自己家中,不中断学业或工作,能够享有更多的人身自由,有利于其恢复正常人格,从而彰显"人文关爱",体现"法治文明"。三是适合未成年矫正对象身心特征的需要。未成年矫正对象主观恶意不大,社会危害程度低,可塑性强,改造后转好致富、回报社会的机率高。因此,教育矫正未成年矫正对象要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以区别于针对成年犯的"惩罚和改造相结合"原则。四是提高社区矫正质量的需要。可以促进未成年矫正对象与社会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以达到再社会化,有效预防重新犯罪的目的。实践证明,针对未成年矫正对象的身心特点,设计、运用有别于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制度,可以提高矫正对象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增强其社会和责任意识;可以最大限度地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矫正对象,为其早日融入社会创造条件以提高矫正的质量和效果。 ? “以人为本”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集体提出的新的执政理念,这一理念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在于人,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21世纪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人的发展。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即便是有劣迹在身,但他们还是人,而且还是未成年人,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从生理和心理特点来看,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正处于一个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外界条件对他们的矛盾的转化影响很大,是人生中可塑性较大的时期。因此,这就需要把对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的矫正工作纳入社会发展规律的整体规划之中,并摆在重要位置,努力使这些人重新成为面向未来的具有全面发展素质的新人,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在出席全国部分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座谈会并讲话,他指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少年司法制度,是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人民司法制度改革发展的需要,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需要。”他还强调:“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三个至上’(即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