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17 古诗三首(第3课时).ppt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17 古诗三首(第3课时).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填空。 1.《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赞美_____________的诗,《望洞庭》是一首赞美_________________的诗。 2.《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中的比喻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湖 洞庭湖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精彩赏析。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诗中的“ 开”的意思是__________,一个“开”字写即写出了江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写出了山的____________。 (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诗中的“和”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和”在这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冲开 不可阻挡的气势 和谐 险峻 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 * * * * * * * 古诗三首 17 《望洞庭》 作者:[唐]刘禹锡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生字。 2.反复朗读、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大意,背诵古诗。 (重点) 3.通过诵读和想象来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难点)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 洛阳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庭院 大庭广众 tíng 洞庭 庭 指君山岛。 【和】 【镜未磨】 【遥望】 【青螺】 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 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远远地望去。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镜子 书写指导:两边都要写窄,竟字三部分都要扁,中间是日不是口。 镜 jìng 结构:左右 组词:铜镜 穿衣镜 造句:平静的湖面像一面镜子。 音序:J 部首:钅 未来 书写指导:两横位置靠上、下横要长,中竖贯穿两横,撇和捺要舒展。 未 wèi 结构:独体字 组词:未知 素未谋面 造句:老师希望同学们都有一个好的未来。 音序:W 部首:木 磨拭 书写指导:整体要写紧凑,广字要宽,下边的林和石要写扁。 磨 mó 结构:半包围 组词:磨难 磨功夫 造句:这把刀不用磨拭就非常光亮。 音序:M 部首:石 遥望 书写指导:右上边四笔要小、写紧凑,下边的午和山中间一竖是一笔。 遥 yáo 结构:半包围 组词:遥控 遥遥相对 造句:遥望远山,一片生机盎然。 音序:Y 部首:辶 白银 书写指导:右上边横框要窄、里面有一短横,竖提的竖要长,捺上边有一短撇。 银 yín 结构:左右 组词:银两 银花火树 造句:妈妈的耳环是用白银做成的。 音序:Y 部首:钅 盘子 书写指导:舟字首撇要短,第二笔是竖撇要长,中间一横稍长,上下各有一点。 盘 pán 结构:上下 组词:棋盘 盘山公路 造句:小明的盘子里已经空了。 音序:P 部首:皿 诗意: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净的洞庭湖的水色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因为没有风,湖面平静的像一面未经磨平的镜子,没有一丝波纹。月光下,洞庭山显得更加青翠,洞庭湖显得更加清澈远远望去,如同一只晶莹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的前两句:第一句中的“和”字用的非常巧妙,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色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合画面。 诗的后两句:最后一句是比喻句,作者把洞庭湖比作银盘,把君山岛比作青螺。 作者从“望”字入手,近望到“水月交融”、“湖平如镜”;远望到“洞庭山水”、“犹如青螺”。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 《望洞庭》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又是怎么望的?(串珠问题3) 《望洞庭》作者站在远处看到了:湖光、秋月、洞庭湖、君山岛,是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看的。 近看 望 洞 庭 喜爱洞庭湖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湖光 望洞庭 秋月 潭面 远看 洞庭湖 君山岛 《望洞庭》描写了秋夜皎洁明月下的洞庭湖的波光与月色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花开一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