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八节 蛋白质的合成及转运 第十八节 蛋白质的合成及转运 §18.1 蛋白质合成的分子基础 §18.2 蛋白质翻译的步骤 §18.3 蛋白质的运输及翻译后修饰 第三部分 分子生物学-信息途径 第三部分 分子生物学-信息途径 蛋白质合成的分子基础: 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原核生物mRNA翻译时,核糖体与mRNA上游的SD序列结合,开始翻译; 而真核生物中是由mRNA与5’端帽子结构来完成的。 tRNA转运活化的氨基酸至mRNA模板上 tRNA含有两个关键的部位:一个是氨基酸结合部位,另一个是与mRNA的结合部位。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工厂 核糖体的结构: 核糖体是rRNA和核糖体蛋白组成的一个巨大的复合体。不同类型生物中核糖体的结构高度保守,尽管其rRNA和核糖体蛋白的一级结构有所不同,但其三级结构却惊人的相似。 核糖体的大亚基上有两个重要的位点:P位点是结合肽酰tRNA的肽酰基的位点,A位点是结合氨酰tRNA的氨酰基的位点。 第三部分 分子生物学-信息途径 第三部分 分子生物学-信息途径 细菌核糖体: 50S+30S 真核生物: 60S+40S 第十八节 蛋白质的合成及转运 §18.1 蛋白质合成的分子基础 §18.2 蛋白质翻译的步骤 §18.3 蛋白质的运输及翻译后修饰 第三部分 分子生物学-信息途径 第三部分 分子生物学-信息途径 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 tRNA装载 在氨酰tRNA合成酶的作用下,使氨基酸连接到tRNA 3’端的腺苷酸上,形成氨酰tRNA。 tRNA识别 氨酰tRNA合成酶的专一性很高,共有20种,每一种只用于单一种氨基酸与相应tRNA的结合。 tRNA上的某些结构特征能使它在氨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下,与特定的氨基酸结合;这些结构特征就是“第二遗传密码”。“第二遗传密码”常在tRNA的受体茎上,但在其他区域的也有不少。 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氨酰-tRNA的组装 第三部分 分子生物学-信息途径 第三部分 分子生物学-信息途径 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 核糖体解离 翻译起始复合物首先是在核糖体小亚基上组装起来。 每一次翻译后,核糖体的大小亚基必须解离,以让新的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 核糖体解离需要起始因子(IF)的协助 IF-1促进核糖体大小亚基的解离;IF-3则通过与小亚基结合,阻止其与大亚基重新结合 第三部分 分子生物学-信息途径 第三部分 分子生物学-信息途径 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 起始tRNA 携带甲酰甲硫氨酸的tRNA(tRNA ),识别密码子AUG、GUG和UUG。 tRNA 与携带甲硫氨酸到蛋白质链内部的tRNA(tRNA )稍有不同,后者只识别AUG。 mRNA与核糖体小亚基的结合 在起始密码子的上游(数个核苷酸),有一共同序列AGGAGGU,与16S rRNA 3’端的序列(3’ HO-AUUCCUCCAC 5’)互补配对,是核糖体的结合位点;这一序列又称SD序列。 Met f Met f Met m 第三部分 分子生物学-信息途径 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 甲酰甲硫氨酰tRNA与30S起始复合物的结合 主要由IF-2负责,IF-1和IF-3辅助,此外还需要GTP(GTP的作用是使IF-2能顺利地结合到核糖体小亚基上)。 7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30S起始复合物加上核糖体大亚基(50S),就形成70S起始复合物 在这一过程中,IF-1和IF-3先从复合物中解离,接着IF-2解离,同时GTP水解成GDP和磷酸(促进IF-2解离) IF-2的解离是形成具活性的70S复合物所必需的 第三部分 分子生物学-信息途径 第三部分 分子生物学-信息途径 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 与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的差异 起始氨基酸不是甲酰甲硫氨酸,而是甲硫氨酸;起始tRNA则为tRNA 。 真核mRNA不含SD序列,但有5’帽子,有助于起始复合体的形成。 通过扫描寻找起始密码子。 Met i 扫描找到起始密码子后,再加上核糖体大亚基,就可开始翻译。 第三部分 分子生物学-信息途径 第三部分 分子生物学-信息途径 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 mRNA二级结构与翻译起始的关系 mRNA 5’端附近的二级结构对翻译起始既可有正效应,也可有负效应。 紧接AUG后(AUG后12 ~ 15 nt)的发夹结构能使核糖体停顿,因而使该AUG更有可能成为起始位点。 起始因子(eIF) 要比原核生物的复杂,但也有相应的因子。 主要的起始因子有6种(类) eIF1、 eIF2、 eIF3、 eIF4、 eIF5、 eIF6 第三部分 分子生物学-信息途径 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 第三部分 分子生物学-信息途径 翻译起始的控制: 原核生物的起始控制 mRNA二级结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刑事诉讼法(西南政大)中国大学MOOC 慕课 章节测验答案.docx VIP
- 《促织》(成语、一词多义、重点实词、情境默写 、写作素材等)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全国通用).docx VIP
- 八扇屏文本全.pdf VIP
- A-11 设备序列号清单.doc VIP
- 规范《DLT5045-2006-火力发电厂灰渣筑坝设计规范》.pdf VIP
- 生理思维导图 (吴2)西综考研.pdf VIP
- 精密机械设计-全套PPT课件.pptx
- 护理考研-08护理综合考研真题.pdf VIP
- 2022版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课标解读.pptx VIP
- 初中数学课件全等三角形-手拉手模型.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