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6 PAGE 175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国家及有关行业颁布的现行规范及标准 2、交通部2009版《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 3、交通部《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交通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5、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6、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7、交通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8、交通部《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9、交通部《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10、交通部《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11、适用的法律法规、行业现行标准及规范 12、中信国华国际工程承包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沿江高速公路总承包部下发相关文件 13、重庆沿江高速公路主城至涪陵段两阶段施工图纸 14、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本企业的质量管理程序文件 15、现场考察和调查结果 16、我公司在相关领域的先进施工方法、项目管理经验 1.2、编制原则 1、强化安全管理,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搞好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落实和督促工作,杜绝伤亡事故的发生。 2、强化质量管理,全部分项工程质量达到按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合格等级,综合评定达到优良工程; 3、满足业主的工期要求。确保在业主要求工期目标内交工,完成本项目的所有工程内容。利用网络技术统筹安排,制定科学合理、严密的施工组织计划,搞好工序衔接,力求均衡生产。 4、结合我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综合考虑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道路、料源、民情等施工条件,立足于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施工管理规范化和平行流水一条龙的施工作业特点,考虑集中力量突击重点、难点工程,采取内部分项包干的施工原则,及多年从事贵州山岭重丘区公路路基、桥梁施工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创精品”为目标; 5、重视生态环境、强化环保和水保意识,做好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严格控制施工噪声、扬尘,处理好污水、弃碴、弃土,尊重当地民族习惯和风土民情,保障施工人员及周围群众人身和财产不因施工而受到损害。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本项目是重庆沿江高速公路的一段,而重庆沿江高速公路是重庆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03-2020》,重庆市的高速公路网由“三环十射三联线”组成。重庆沿江高速公路是“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03-2020)”中新增的一条射线,重庆沿江高速公路经重庆南岸、涪陵、丰都、忠县、万州、开县、城口至陕西,总长约475公里,是重庆市长江三峡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通道,也是重庆连接西北地区的辅助通道,它的建设,可以填补重庆沿长江南岸的广大地区一直没有一条高速公路的空白,对完善重庆市高速公路网和区域公路网、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和本项目工可报告研究结论,本项目采用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32米和24.5米两种形式,其中主城至双河口段路基宽度为32米,双河口至嵩枝坝段以及长寿连接线路基宽度为24.5米,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桥涵与路基同宽,其余技术指标均按照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的规定。 长寿连接线起于巴南区的双河口枢纽互通LK0+700处,在连接线起点与主线交叉的位置设置枢纽互通进行对接,路线总体走向由南向北,在LK3+205处设置麻柳嘴互通,向北经双河口镇太平桥村,上跨茶涪二级公路长寿段后,沿其右侧向北前行,经平桥村、碾盘沟村、清溪镇后向东北方向,终点止于六角村附近,连接线终点桩号LK16+649.285,临时设长寿主线收费站接茶涪二级公路,连接线建设里程15.949285km。规划预留后期跨江路线方案。 2.2、地形地貌 路线走廊带位于四川盆地东部,重庆市东北部,盆岭相间,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形地貌严格受地质构造控制,为一系列的北北东-北东向背斜山系和长条形开阔的向斜槽地组成的平行岭谷,山岭一般海拔700~900m,林木苍郁,水源丰富,谷地平坝一般标高300~500米。在涪陵东南,山岭纵横杂乱,山势陡峭,最高山峰海拔标高2033.2m,一般山峰多在1700~1800m之间。而乌江水面海拔标高只有150~180m,深沟纵横穿插切割。为中低山深切割地形。根据地貌成因及形态组合将区内地貌类型划分为:低山丘陵地貌、河谷阶地地貌。工程建设条件较为艰巨。 2.3、工程地质 线路穿越区地层由老至新出露三叠系至第四系地层,其中以侏罗系地层分布最广。三叠统中下统

文档评论(0)

姣姣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