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7 煤(焦)气化主要反应 包含碳元素的燃烧反应和气化反应 燃烧放热反应 (298K,0.1Mpa) C + 1/2 O2 == CO -123 KJ/mol C + O2 == CO2 -409 KJ/mol 气化吸热反应 C + CO2 == 2CO 162 KJ/mol C + H2O == CO + H2 119 KJ/mol 28 石油焦(煤)气化本质是蕴含的 化学能梯级利用 石油焦(煤)气化过程就是一种将较难加工、较难净化的固体石油焦(煤)通过气化转化为易于净化、易于应用的气体过程。 和焦(煤)直接燃烧相比,气化过程本质上是对石油焦(煤)中所蕴含的化学能的梯级利用。 直接燃烧以利用热能为主,过程产生的污染物比较多,而气化是以产生合成气(CO+H2)为主,可充分有效地利用石油焦中的C、H元素,产生的污染物比较容易脱除。 高硫石油焦中所含的硫元素可通过克劳斯工艺进行硫磺回收,得到高纯度的硫磺。 29 石油焦气化多产品方案 1吨石油焦/天 = 1.025×106英热单位/小时 合成气 = 1.323×103磅/小时 蒸汽 = 78.15×103标准立方英尺.氢气/日 = 0.162兆瓦 电 = 1.102吨.胺/天 30 几种制氢的成本比较 炼厂干气制氢成本:1.34元/Nm3 (15000元/吨) 渣油制氢成本: 1.88元/Nm3 (21000元/吨) 石油焦制氢成本: 1.04元/Nm3 (11600元/吨) 31 有成熟的技术基础(煤气化) 开发高硫石油焦制氢是建立在成熟的煤制氢工艺基础上。 煤制氢装置的主要工艺技术流程包括煤气化、一氧化碳变换、酸性气体脱除、氢气提纯(PSA)等工序以得到高纯度的氢气。 目前世界上工业化的煤气化技术很多,国外气化工艺专利商包括GE(Texaco)、Shell、Lurgi、Krupp-Koppers、Sasol和Destec公司等。GE(Texaco)气化工艺是迄今为止工业化应用最多的工艺。 21世纪前后,我国也开发了各种煤(石油焦)气化技术,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主开发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是一个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国产化气化技术。 32 本世纪煤化工不可能代替石油化工 2019年进口煤炭4078万吨,出口4543万吨,净出口465万吨。 2009年进口煤炭12583万吨,2009年出口2240万吨,净进口10300万吨。 2019年1季进口煤炭4441万吨,进口金额414695万美元(单价93.4美元/t),出口570万吨,出口金额48759万美元(单价85.5美元/t),2019年1季净进口煤炭3871万吨。 33 2009年进口煤炭国别(万吨) 澳大利亚 4395 35 % 印尼 3031 24 % 朝鲜 360 2.8 % 蒙古 600 4.8 % 越南 2408 19.1 % 俄罗斯 1178 9.4 % 其他 611 4.9 % 全国遍地开花搞煤化工是不现实的。 34 石油焦特点“一稳、二低、三高” “一稳”指的是石油焦性质和组成比煤相对稳定,石油焦气化技术比煤气化容易开发。 “二低”指的是石油焦具有低灰分、低挥发分的特点,可以使用于湿法气化工艺。 “三高” 指的是石油焦具有含碳高、含硫高和热值高的特点。 35 石油焦与煤的组成分析对比 项目 石油焦 煤(神府煤) 热值(MJ/kg) 35-37 28.36 硫含量(%) 2.5-6 0.37 挥发分(%) 4-18 37.66 灰分(%) 0.3-0.5 6.5 水分(%) 5 10.19 碳含量(%) 82-97 62.34 比重(g/m3) 1.2-1.8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