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下肢静脉曲张 火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火针技术总结 1.操作方法、手法简单方便。 2.适应症较多,适应人群较广泛。 3.经济适用,费用成本较底。 4.临床效果明显。 备注:该技术简单易学,但临床医师应多加练习后再具体实施操作,避免对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操作过程因注意防火、防止烫伤。 谢 谢!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让我们共同进步 火针技术的临床应用 盐池县中医医院 针灸康复科 张永鹏 内容提要 火针疗法发展简史 火针的操作规范 火针的作用机理及功效 火针疗法临床应用 火针疗法发展简史 1. 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记载了有关火针的针具刺法适应证及禁忌证等,从而奠定了该疗法的理论基础。火针在《灵枢》中被称为焠刺、燔针,《灵枢 ·官针》: “凡刺有九,以应九变, 九曰焠刺,”《灵枢 ·经筋》:“ 治在燔针劫刺也 ”。火针针具多用锋针,《灵枢 ·九针十二原》:“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刃三隅,以发痼疾 ”。《灵枢· 寿夭刚柔》: “刺寒痹者奈何,刺大人以药熨之,刺布衣者以火焠之”,《灵枢 · 经筋》:“焠刺者,刺寒急也”,《素问· 调经论》: “病在筋,调之筋; 病在骨,调之骨。 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 病在骨,焠针药熨”,说明火针可以治疗痹证寒证及经筋骨脉病证。 《灵枢 · 官针》记载:“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则是提出了热证为火针的禁忌证。 火针疗法发展简史 2.完善于汉晋唐宋时期: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汉晋唐宋时期扩大了火针的使用范围,已开始用于内科外科等各种疾病,同时亦补充了火针的禁忌证。 3.东汉医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指出,火针不宜用于治疗营气虚证阳明里热证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及少阴病证若误用火针,则致心阳虚损,下焦寒气上逆而奔豚,心神浮越而致烦躁,阳虚不能养神则惊狂不安,甚则会致肾阳虚衰。 4.晋代医家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强调火针的适应证为寒证和痹证,并且肯定了“焠刺”是刺法之一。 陈延之的《小品方》则最早提出了“火针”的名称,记载了火针可治疗附骨疽并首次提出眼科疾病也可以应用火针治疗。 火针疗法发展简史 唐代医家孙思邈比较全面地论述了火针的适应证针具制作刺法禁刺穴位等,如《千金要方 用针略例》: “……,正中破痈坚瘤结息肉也,亦治人疾也。火针亦用锋针,以油火烧之,务在猛热,不热即于人有损也 隔日一报,三报之后,当脓水大出为佳。 ……,巨阙太仓上下管,此之一行有六穴,忌火针也。” 宋代医家已经将火针广泛用于治疗内科、五官科疾病。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中记载了火针治疗腹痛哮喘等病例,《圣济总录》: 凡目生顽翳者,可用火烧铜针轻点, ,点之不痛,勿用别法。” 火针疗法发展简史 3. 成熟于明清时期,衰落于清朝: 明清时期进一步夯实了有关火针的理论基础,扩大了火针的应用范围,特别是明代有关“火针”的描述最为全面。明代众多医家推动了火针的应用向外科方向的发展 。如《外科正宗》: “治瘰疬痰核 将针烧红,用手指将核握起,用针当顶刺四五分,核大者再针数针也妙,核内或痰或血随即流出,候尽以膏盖之”; 《景岳全书》: “痈疽为患,无非气血壅滞,留结不行之所致,凡大结大滞者,最不易散,必欲散之,非借火力不能速也……” ; 薛生白在《外科枢要》中记载了火针有助于排脓敛口生肌而用以治疗流注附骨疽等,;高武在《针灸聚英》中所述火针的适应证包括溃脓癥积结块风湿痹证瘫痪等,尤其用于治疗瘫痪,书中评价甚高: 凡治瘫痪,尤宜火针,易获功效。盖火针大开其孔,不塞其门,风邪从此而出。” 4. 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总结了前人的用针经验,从火针的操作技巧适应证禁忌证禁刺部位等方面作了总结。 5. 至清朝后期公元1822年废除了太医院的针灸科在当时统治阶级的打压下针灸开始走下坡路以至于到解放前火针已经濒临灭绝。 火针疗法发展简史 6. 现代火针疗法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针灸学科得到传承和提高火针的发展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目前火针针具研究理论研究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鼎盛时期 。火针的针具方面师氏(师怀堂.中医临床新九针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贺氏(贺普 仁.针 具 针 法M.北 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刘氏(刘恩明,无 痛 针 灸 --毫 火 针,中 国 针灸,2006,26(1))等根据自己的经验分别对火针针具进行了改良而刘氏毫火针的应用更开创了火针留针治疗的历史。理论研究方面出现了一批影响力较大的火针专著。如刘保延主编《火针》,郑学申主编《中华火针疗法》,贺普仁主编《火针疗法图解--贺氏针灸三通法之一》,柴铁劬主编《火针疗法》,回克义主编《火针临床应用》等使火针疗法的理论更趋系统化。 火针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