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与止血筛选试验的应用检验系.ppt

  1. 1、本文档共2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复发性VTE主要发生在术后6-12个月,但其危害持续至术后数年1 5年VTE复发率为24.3%,8年VTE复发率为29.7%2 PTS多表现为水肿、疼痛、静脉曲张,有些甚至表现为腿部疼痛性溃疡3 血栓后综合症的发病率约为23%-65%3 CTEPH常发生于PE与复发性PE之后,如果未能及时接受治疗,CTEPH可能会导致右心室功能不全,最终导致右心衰3 研究显示,PE后,CTEPH发生率,6个月为1.0%,1年为3.1%,2年为3.8%4 VTE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致死性PE:近10%的住院患者死亡 取决于PE 据估计。10%的症状性PE患者,首发症状1小时内死亡 DVT患者3月抗凝治疗,抗凝期间致死性PE患者发生率为0.4%,PE患者,源于PE死亡率为1.5% * 我国的流行病学研究同样表明,我国DVT发病率也不低,在高危人群中的发病率与欧美国家大致相当。在一项针对488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研究中,发病7-10天行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高度可疑DVT的患者 1周后重复超声检查,结果表明,DVT的发生率为21.7%,重度瘫痪患者如未采取抗凝治疗,DVT发生率达40%。在外科手术尤其是骨科大手术患者中DVT发生率同样非常高。余楠生教授等报道的一项针对589例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研究表明,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为20.6%,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高达58.2%。众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DVT高危人群发病率非常高,与欧美发病率相当。 Background * * * 遗传性易栓症实验检测的时机: 在静脉血栓事件的急性期可因抗凝蛋白消耗,出现抗凝蛋白水平的短暂下降,故不推荐在VTE急性期进行抗凝蛋白活性水平的检测。 肝素抗凝治疗可能会干扰抗凝血酶活性的检测结果,建议停用肝素24 h以上进行检测。 华法林抗凝治疗常伴有蛋白C和蛋白S活性水平的下降,蛋白C和蛋白S活性的检测应在完成口服抗凝治疗,停用华法林至少2周以后进行。 抗凝蛋白活性水平的检测还易受其他获得性因素(包括生理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过性降低,因此,一般不应仅凭一次实验室检测的结果确诊遗传性抗凝蛋白缺陷。 摘自易栓症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12年版) * PNH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 * vWF-CP的发现明确了TTP的发病机制,vWF有血管内皮和巨核细胞合成,内皮细胞是合成与分泌vWF多聚体的主要场所,其分泌VWF的途径有2种,一是VWF在高尔基体中修饰后立即持续地分泌到细胞外,此VWF多为二聚体;另一是VWF先存储在Weibel-Palade小体中,受刺激后再分泌出来。内皮细胞选择性地储存活性较高的大分子多聚体并在受刺激时释放出来以加速止血反应。TTP患者内皮细胞受损为其发病的前提。 * 正常人血浆中存在vWF-CP,内皮细胞释放的UL-VWF被水解成小分子片段。遗传性TTP患者缺乏vWF-CP,不能正常降解这些大分子的多聚体,后者与血小板结合使其激活,增加其在血管内的滞留,引起发病。获得性TTP患者vWF-CP可以没有异常,但血浆中存在vWF-CP的自身抗体,导致发病。微血栓形成使红细胞变形破碎,发生微血管病溶血,微血管狭窄还影响血供而导致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此外,TTP可继发于多种原因,如药物过敏、中毒、免疫性疾病、妊娠后期、肿瘤化疗及感染等,这些因素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UL-VWF短期内大量释放,血浆中的酶活性不足以完全降解过多的UL-VWF,或者产生抗vWF-CP的自身抗体,降低了酶的活性。故血浆置换可清除血浆中的免疫复合物使其缓解。 * 首先,我们看看抗凝药的发展历程 最早使用的抗凝药是上个世纪30年代问世的普通肝素,40年代,华法林问世,80年代,低分子肝素问世,90年代,静脉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问世。 到了21世纪,一系列新型的单靶点抗凝药物问世,包括2002年上市的静脉间接Xa因子抑制剂,2004年上市的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和2008年上市的口服直接Xa因子抑制剂 可以看到,寻找单靶点、直接、有效、安全和方便的抗凝药物是抗凝药物发展的主线 * *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机体的凝血剂抗凝系统。 人体内有两个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生理性凝血始于外源性凝血途径,即组织因子释放、Ⅶ因子活化后,引起Ⅹ因子的活化,进而在Ⅴ因子的作用下使凝血酶活化,降解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在外源性凝血途径激活的同时,其对内源性凝血途径也起了激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强生理性凝血,具体过程是Ⅶa-组织因子复合物也可以激活Ⅸ因子,进而在Ⅷa因子的辅助下激活Ⅹ因子,进入共同通路。 抗凝药物研发的理论基础即是人体的凝血系统。可以看到,Ⅺ因子、Ⅻ因子并不具有凝血功能,其他环节都可以作为凝血、抗凝治疗的靶点。 目前主要有三大类抗凝药物:天然抗凝药物,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