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之宦祸与民变.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國歷史 明代之患禍及民變 明初國力鼎盛,但中葉以後,內憂外患頻仍。內有宦官專權、黨爭與民變,外有倭寇侵擾沿海地區,最後雖被平定,但滿族又堀起於東北,威脅明朝邊防,最後更入主中原。 宦官專權 宦官之禍之原因: 1.自太祖廢宰相,政權集中君主手上,而重要奏章之批答,未嘗假手於人。自宣宗以後,君主荒政遂由內閣票擬,宦官代為批決,由是宦官掌握朝政大權。 2.靖難之役,燕王棣得宦官之助取得帝位,委以重任,命出使外國,率兵鎮邊,出任監軍,宦官勢力日大。 3.宦官通曉文墨,干預政治。明初,內臣不准讀書識字,然自宣宗公制遂廢,宮中設書堂,以課內侍。 4.掌握廠衛,宦官如虎添翼。太祖所置錦衣衛,儼若中央特務機構,初非由宦官操縱嗣後,成祖所設之東廠,憲宗之西廠,武宗之內廠,悉由宦官掌之,手握生殺權力,更操縱明朝命運。 5.廷臣依附,宦官肆虐。明中葉後,廷臣黨爭日熾,至有不惜趨附宦官圖增勢力,致令宦官權勢益大。 6.人主童昏,宦官得勢。自宣宗以後,君主多以年幼即位,稚弱無能遂依賴宦官為輔。 宦官為禍之事例 1.發動外戰:英宗時,王振先後發動兩次外戰,以求建功名。正統六年王振興兵伐麓川,不單損失兵馬,且引起西南民族反叛。正統14年,王振又挾英宗親征瓦刺,兵至土木堡,為瓦刺襲擊,英宗被俘,大明江山幾乎斷送。 2.陷害忠良:憲宗時,汪直設西廠,武宗時劉瑾,黨羽掌東西廠,且更設內廠,誅除名人正士,杜塞言論為賢臣多被列位奸黨 ,罷斥殆盡。熹宗時之魏忠賢,亦屢興大獄,誣告忠耿之士,如楊漣、左光斗俱遭迫害至死。 3.導君嬉遊:武宗時劉瑾,於宮內設豹房,列酒肆,導帝遊戲,引帝微行 ,屢下江南。熹宗時,魏忠賢誘帝為倡優聲妓,終日耍樂,不顧朝事。 宦官專權,給明代的政治和社會經濟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概述如下: 明朝滅亡之原因 明思宗繼位後,盡誅魏忠賢等奸黨,頗思振作,晚明的政局曾有一線轉機。然明室積衰已欠,加上天災頻仍,邊事頻繁,終致滅亡。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主要如下: 一.政治方面 1.? 中樞渙散: 君主大多荒淫無道,不理政事,而中樞沒有宰相輔政,政務廢弛。雖內閣地位不斷提高,卻名不副實,政事難以推行。 2.? 宦官專權:君主的昏庸與相位的廢除,令宦官有更多參政的機會。他們大權在握, 利用廠衛制度進行特務統治,作惡多端,殘害忠良,嚴重阻礙政務運作,令政局更為黑暗腐枯。 3.? 黨爭激烈:由於明室的統治日趨腐敗,一些正之士遂起而論政,逐漸形成黨爭。黨爭使明朝人才盡失,嚴重削弱了明室的統治力量。 二.經濟方面 明朝中後期,用兵頻繁,加上王室揮霍無道,國庫空虛,國家只有加重賦稅,以應付入不敷支的財政危機,如萬曆年間有「三餉」加派。當時土兼併嚴重,又有超額苛捐雜稅,加上連年天災,人民無以為生,政府不加賑濟,終於導致三大規模的變。 三.軍事方面 1. 邊事頻繁:邊事頻起,北部與西北部蒙古族以及東南沿海的倭患,擾攘不已。滿族的興起也帶來了重大的威脅,最後更取代明室,入主中原。 2. 衛所瓦解:明中葉以後,衛所制度隨著軍屯的破壞而逐步瓦解。軍兵不齗散亡,無軍事訓練,以募兵制代替,削弱明朝的軍事防衛力量,不能平息民變,亦無法抵抗清軍南下,最終只有走上滅亡之途。 3. 冤殺名將:明朝在大敵當前,還冤殺名將熊廷弼,自毀長城。明思宗更中了清朝的反間計,冤殺名將袁崇煥,影響了軍事防衛,削弱了軍事力量。宦官專權及東林黨爭,朝政日壞,加上天災頻仍與裁汰驛卒,終引發大規模的民變。清兵在吳三柱引領下入關,取代明朝,入主中原。 正統十四年(1449年)初,也先遣使2000人向明 朝貢馬,詐稱3000,希圖冒領賞物。明廷按實際人 數給賞,并削減了馬价。也先聞悉大怒,七月,統 率所部進攻明朝,自己率領人馬攻打大同。當時太 監王振專權,他挾英宗倉促親征。八月初,英宗帶 領50萬大軍前往大同迎戰 。 答錯!! 明英宗受王振慫恿,親率五十萬大軍迎戰 也先.但結果被瓦剌圍困於哪裡? 土木堡 開封 山東 陝西 ??? 英宗、王振與大隊人馬到了達大同,卻不敢與敵人交戰,住了兩天就急忙班師回朝。大隊人馬走到土木堡,王振不肯再走,想停下來等他自己的一千輛車馬行李。不料,也先率軍隊追來,但明軍因仗著人多,也先一時也無法攻下。於是,也先改用騷擾戰術,趁明軍不注意時加以突襲。明軍亂成一團,英宗急得沒了主意。也先在兩天之後,就派人到明營投書詐降。英宗信以為真,便接受求和,明軍的防備就鬆懈下來。也先趁機攻入,明軍大敗。王振被護衛將軍樊忠殺死,英宗則被也先俘虜。 答對!! ??? 英宗、王振與大隊人馬到了達大同,卻不敢與敵人交戰,住了兩天就急忙班師回朝。大隊人馬走到土木堡,王振不肯再走,想停下來等他自己的一千輛車馬行李。不料,也先率軍隊追來,但明軍因仗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