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同等学力综合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
第一节???中国古典文献学
1.古文献学:有关古代文献典籍整理和研究的学问。
2.古文献学史:关于古文献学产生和发展的学术史,旨在总结古文献整理、研究的历史经验
和成果,为古文献学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3.中国古文献学史的特点。
① 中国古文献学随着古文献的产生、流传和积累不断发展,形成一条源远流长、延绵不断的历史。
② 中国古文献学史以经学史为中心,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儒家思想被奉为正统,经学也就自然成为古文献学以至整个学术的中心。(06填空)
③ 中国古文献学虽然流派众多,但从基本倾向上分只有两派:一是考据学派,一是义理学派。(05填空)
④ 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传统上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4.我国最早的古文献整理学者,即为周宣王时代的宋国大夫正考父。
5.先秦的文献典籍主要有两类:一是五经,一是以诸子为主的其他文献。
6.《白虎通义》是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 \o 班固 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经学辩论的结果撰集而成。因辩论地点在白虎观而得名。《白虎通义》继承了董仲舒以后今文经学神秘的 \o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思想。它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对宋明 \o 理学 理学的人性论产生了一定影响。
7.简论汉代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区别和影响。(07论述题)
8.郑玄是两汉古文献学的集大成者,著述今存《毛诗笺》、《三礼注》等。
9.何晏为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与人合著有《论语集解》。
10.隋唐五代,文字之学仍以《说文解字》为宗,在声韵方面的著作仍以《切韵》为宗。
11.壁经:指刻在石上的儒家经典。
12.石经:将经书刻成石碑即成“石经”。著名的有东汉“熹平石经”、三国魏“正始石经”、
唐“开成石经”、五代后蜀“孟昶(chang)石经”北宋“二体石经”、清乾隆“十三经”。
熹平石经:汉灵帝熹平四年在洛阳太学开刻,共46块,包括《易》,《礼》,《春秋》等七种。(06名词)
正始石经:曹魏正始二年在洛阳开刻,用古文,隶书,篆书等三种文字刻成,又称《三体石经》,经文有《尚书》,《春秋》。
唐开成石经:唐文宗大和七年在长安开刻,用楷书刻成《易》,《书》,《诗》,三礼等十二经。
蜀石经:五代后蜀用楷书刻《易》,《书》,《诗》,三礼等于成都,并有注,是历代石经中仅有的。(孟昶chang石经)
北宋石经:北宋用楷体,篆体刻《易》,《书》,《诗》等于汴梁,又称《汴学石经》或《二体石经》。(二体石经)
南宋石经:宋高宗于绍兴十三年刻《易》,《书》,《诗》,《左传》等于临安,共二百石,现存七十余石。
清石经:乾隆五十六年刻十三经于北京,共一百九十石。(十三经)
刻佛经约始于北魏之末,盛于北齐,北周,以北京房山云居寺石经最为有名。所刻石经最多为《道德经》。
13.陆德明著有《经典释文》,是集汉、魏古注与六朝音义之大成并且精于校勘的一部重要著作。
14.疏不破注:疏即正义,是对“注”解释,疏解时一般不突破原书的范围即属不破注。
15.宋代语言文字学的成就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①在文字方面:a 承袭前代,重视对古今字、正俗字以及其他异体字的识别或规范。b 开始重视对小篆以前的古文字的著录与研究。c 王子韶造了右文说,对于分析字形结构及字义均有积极意义。
???②在音韵方面:a 开创了古音学研究,对古文献的注音、辩音、释义、识别通假字,均有积极意义。b 等韵学有了新的发展,对于反切和审音的精确化有所促进。c 反映新音系的韵书开始出现。
???③在训诂方面:从雅书专著看,成绩平平,但字书、韵书的训诂成果比较可观,至于古书注释之作中的训诂水平也较一般。
16.朱熹不仅是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宋代古文献学集大成的学者。
17.明代陈第著有《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考证古音,彻底破“叶音”说。
18.叶音:(读「协音」)也称叶韵,叶句。“叶”也作“协”。指以改读字音的(错误)方式,来读 诗经、 楚辞等先秦的 韵文,叶音这个称呼由 朱熹提出。南北朝以后的人读周秦两汉韵文感到不押韵,就临时改变其中一个或几个押韵字的读音,使韵脚和谐。这是由于不懂古今语音不同所致。
19.宋濂、梅鷟(zhuo)与胡应麟是明代著名的辨伪学家。胡应麟著有《四部正讹》,辨及四部中的伪书,在辨伪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均是空前的。
20.方以智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著有《通雅》和《物理小识》等,在考据学上是一位集大成却又有所开创的学者,在古文献学史上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对清代考据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1.简述清代古文献学的特点与成就。※
???特点:各科全面发展,以考据见长,尤以文字、音韵、训诂的成就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