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指导一
第1章 概 论
一、主要内容
绪论是本课程的第一课,它具有导言的性质,对学习本课程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绪论,了解金属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研究机械类产品的设计、开发改造,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基础知识课程。机械设计工作涉及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一台新的设备在设计阶段,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工作原理及合理的结构,进行运动、动力、强度、刚度分析。完成图样设计,还要研究在制造、销售、使用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二、本章知识点
1、了解
(1)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2)零件的设计准则;
(3)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
2、掌握
(1)掌握机器与机构的特征;
(2)会判断构件、零件和部件;
(3)认知机械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
本章建议学时2课时。
第2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
一、本章概述
机械一般由若干个机构组成,而机构是由两个以上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组成的。若组成机构的所有构件都在同一平面或平行平面中运动,则称该机构为平面机构。工程中常见的机构大多属于平面机构,本章仅讨论平面机构。
本章主要介绍了机构的组成、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平面机构的自由度等内容。
二、本章知识点
1、了解
(1)常见的构件结构;
(2)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及虚约束。
2、掌握
(1)机构的组成;
(2)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3)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
3、理解
(1)会区分运动副的类型;
(2)会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3)会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
本章是机械设计的基础,所以建议精学,不要做删减,并可多找些相关书籍及习题练习。
本章建议学时4课时。
第3章 平面连杆机构
一、本章概述
连杆机构是由若干构件通过低副连接而形成的机构,又称为低副机构。活动构件均在同一平面或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的连杆机构成为平面连杆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是:低副中的两运动副元素为面接触,压强小,易于润滑,磨损小,寿命长;能获得较高的运动精度;可以实现逾期的运动规律和轨迹等要求。但当要求从动件精确实现特定的运动规律时,设计计算较繁杂,而且运动副中的间隙会引起运动积累误差,故往往难以实现。有些构件所产生的惯性力难以平衡,高速时会引起较大的振动和动载荷。因此,平面连杆机构常与机器的工作部分相连,起执行和控制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介绍了平面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及基本特性,以及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等知识。
二、本章知识点
1、了解
(1)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2)连杆机构的急回特性;
(3)曲柄摇杆机构的四点位置。
2、掌握
(1)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2)平面四杆机构的工作特性及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3)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方法;
(4)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的概念及应用。
3、理解
(1)会分析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及应用;
(2)会根据工作要求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本章建议学时4课时。
第4章 凸轮机构
一、本章概述
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 高副机构。凸轮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 凹槽的构件,一般为主动件,作等速回转运动或往复直线运动。 当凸轮机构用于传动机构时,可以产生复杂的运动规律,包括变速范围较大的非等速运动;凸轮机构也适宜于用作导引机构,使工作部件产生复杂的轨迹或平面运动。该机构广泛地应用于轻工、纺织、食品、交通运输、机械传动等领域。
本章主要介绍凸轮机构的类型及应用、凸轮机构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判刑凸轮轮廓的设计方法、凸轮机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凸轮机构的常用材料和结构等知识。
二、本章知识点
1、了解
(1)凸轮机构的类型、特点及应用场合;
(2)凸轮机构运动分析的基本概念及位移曲线绘制方法;
(3)凸轮机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4)凸轮机构的常用材料和结构。
2、掌握
(1)反转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方法;
(2)凸轮机构的组成;
(3)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3、理解
(1)会分析凸轮机构的类型及应用;
(2)会绘制从动件运动规律曲线;
(3)会用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
本章建议学时4课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