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文水利学第到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水 温 一.河水温度 (一)变化 河水温度的变化,主要由河段热量平衡方程收支项变化所引起。如 收入项的热量超过支出的热量,则河水温度上升;反之,收入项 的热量 小于支出项热量,则河水温度下降。水温有日变化、年变化与多年变化。 (二) 水温的分布 1.水温的垂向分布 水温的垂直分布:有成层的特性。6~7℃时,表面低,接近河底 高,形成逆温现象;13~14℃时,则表面高,接近河低,形成正温现 象;19℃时又转为水面低于河底。 2.水温的横向分布:春夏增温期,接近岸边的水温高于河中的水温, 而在秋冬冷却期则相反。 3.水温的纵向分布:水温沿河程的变化,视河流流向河流经地区而定。 二.湖泊的水库温 (一)水温的变化 1.水温的日变化:湖、库表面最低水温出现在 6~7℃时,最高水温出现在 15~16℃时,表层吸热、放 热均多,日差较大。 2.水温的年变化: ①春季增温期; ②夏季增温期; ③秋季冷却期; ④冬季冷却期。 (二)水温的分布 1.水温的垂直分布: 平静无风时,服从对数定律,如:Qsz=Qsoe-kz 式中: Qsz—射入水深度Z处的太阳辐射; Qso—射入水面的太阳辐射; K—消散系数; e—自然对数的底数。 在刮风或由于其他原因引起扰动式,水的紊动混和,促使上、下 层热量交换。如略去水中热量的水平交换,则在浅水湖泊中不考虑时 间的变化,可从热量转移方程求得水温的垂直梯度与热通量之间的关 系,如下式: ?T/?Z=Qw/Kθ 式中:?T/?Z—深度Z处的水温垂直梯度; Qw—深度Z处水平面上单位面积的垂直紊动热通量; Kθ—深度Z处紊动导温系数。 实际上,由于增温或冷却作用,水温沿垂线的分布,有两种情况: ①正温成层;②逆温成层 2.水温的水平分布 淡水湖、库中水温的平面分布,在冬季前后,由于水深的差别,水温的差异较大。因水的热容量大,岸滨浅水地带比中部深水地带,不论增温或冷却都较早。在春季增温时,岸滨浅水地带的水温高于深水地带的水温。 三.地下水温 (一)自然地下水温 水在地下流动的速度缓慢,故在地层内停留时间较长,再由于地下水所处的环境往往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及与大气中热量对流,只能与地层中热量交换。因此,具有该地层同样的温度。 (二) 回灌对地下水温的影响 有些地区,抽取地下水作为工业上冷却水源, 并将使用过的水回灌于地下,这些回灌水的平均温 度,较之抽取的地下水温高出1~12℃,这样将引起 地下水温的上升。解决的方法,一般是将供水井与 回灌井的井距尽量加大。 四.水温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一)农业生产要求的适宜水温 农业生产的丰歉,从水土植的关系而论,不但 要有适宜的水量,而且还需要有适宜的水温。 (二)水温的调整 水温过高或过低,应采取调温措施,以保证灌 溉用水符合作物的需要。其有关措施分述于下: 1.采用不同高度的取水口调温 2.采用渠道调温 3.采用化学药剂调温 4.改进灌溉方式调温 第三节 水面蒸发 一.水面蒸发的机制有两个过程,即水分化气 与水气扩散过程。 水分化气过程需能:①水由液体变为气需要的热量。②由于体积膨胀需要作的功。③克服化气分子的内聚力和外部压力。④水分子蒸发后另一水分子补充它的位置所作的功。 这些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汽水交换热量,地表水、地下水带来的热量及其底部交换的热量。 二.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 ⑴水气压差 当风速稳定时,在相同的实验表面上,蒸发量与水气压差成正比。 E=K(eo-ez) 式中 E—蒸发量; K—系数,在空气静止的情况下等于0.298; eo—水面温度的饱和水气压; ez—水面

文档评论(0)

yuguanyin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