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文辩证法20100521南开大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确定与偶然、混沌和有序共存 埃里克·詹奇以《庄子·秋水》来概括《自组织的宇宙观》的基本思想: “故曰,尽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乎?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也。” 自组织演化的世界,是一个无序和有序共存、转化的世界。对立面的和谐,无序和有序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才是“流变”中的“逻各斯”。 * 3-4 西方文化 与 东方文化 “正如李约瑟在他论述中国科学和文明的基本著作中经常强调的,经典的西方科学和中国的自然观长期以来是格格不入的。西方科学向来是强调实体(如原子、分子、基本粒子、生物分子等),而中国的自然观则是以‘关系’为基础,因而是以关于物理世界的更为‘有组织的’观点为基础。” 一再强调:“我相信,我们正是站在一个新的综合、新的自然观念的起点上。也许我们最终有可能把强调定量描述的西方传统和着眼于自发组织世界描述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 * “愈益接近两种文化传统的交汇点” 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的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 “特别感兴趣”:。 “当作为胚胎学家的李约瑟由于在西方科学的机械论理想(以服从普适定律的惯性物质的思想为中心)中无法找到适合于认识胚胎发育的概念而感到失望时,他先是转向唯物辩证法,然后也转向了中国思想。从那以后,李约瑟便倾其毕生精力去研究中国的科学和文明。他的著作是我们了解中国的独一无二的资料,并且是反映我们自己科学传统的文化特色与不足之处的宝贵资料。 尼尔斯·玻尔,他对他的互补性概念和中国的阴阳概念间的接近深有体会,以致他把阴阳作为他的标记。这个接近也是有其深刻根源的。和胚胎学一样,量子力学也使我们直接面对‘自然规律’的含义问题。” 《确定性的终结》:“本书所阐述的结果把现代科学拉近中国哲学。自组织的宇宙也是‘自发’的世界,它表达一种与西方科学的经典还原论不同的整体自然观。我们愈益接近两种文化传统的交汇点。我们必须保留已证明相当成功的西方科学的分析观点,同时必须重新表述把自然的自发性和创造性囊括在内的自然法则。” * 结语:“我们需要一个更加辩证的自然观” 1924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手稿经过爱因斯坦审阅而出版,但他给予了很低的或否定的评价。 半个世纪后,普里戈金却有高度的看作思想里程碑的赞赏性评价。 (以上参见曾国屏《自组织的自然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更加辩证的自然观”: 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和生成关系的再反思; 演化世界的发展机制的科学和哲理性探索; 人和自然、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关系的再追问; 西方文化传统和东方文化传统的再综合。 是更深刻的辩证法的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与和谐。 把自然看成是能够产生人类和人类社会的自然,一种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天然自然与社会自然具有统一性的自然观。需要科学的新发展,从关于存在的人立于其外的科学,走向关于演化的人嵌于其中的科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科学-人文-辩证法 从“热力学诗人”普里戈金的探索谈起 曾国屏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文理学部 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 TelO); FaxO) Email: sts001@ :8080/xi-suo/kjs/ 南开大学* 内容简介 普里戈金,以及他与中国 关于普里戈金的科学和哲学思想的反响 科学与人文之争的回顾 普里戈金的新见解 1、冲突之源 2、诱人的迷惑、苦苦的求索 3、解决之道—科学新发现 3-1、“时间(time)与存在(Being)” 3-2、“通过涨落的有序” 3-3、“上帝不掷骰子”? 3-4、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 结语:“我们需要一个更加辩证的自然观” * Ilya Prigogine (普里戈金,普利高金) 1917.1.25-2003.5.28 比利时物理化学家 思想文化著作: 《从存在到演化》(From Being to Becoming), 《从混沌到有序》(Order out of Chaos》, 《确定性的终结》(The End of Certainty》 《未来是定数吗》(Is Future given) * Ilya Prigogine(1) 1977年,“在非平衡热力学特别是他的耗散结构理论方面的工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1年,因《新的联盟》(法文版,英文版《从混沌到有序》)戴上法兰西言语高级理事会的奖章,1984年被授予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荣誉称号。 高产科学家,多本科学思想和科学哲学著作;众多国际科学组织成员,也是国际科学哲学学会的成员、国际科学史学会的荣誉成员。 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名誉教授。 * 普里戈金与中国 197

文档评论(0)

yuguanyin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