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农药第二节.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 杀虫微生物的类群 代表性的杀虫真菌——白僵菌 目前用于杀虫的白僵菌 感染虫体的病理过程 白僵菌制剂的生产 液相发酵 白僵菌制剂的液体发酵生产是从原始菌种开始,经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含孢量及其他指标达到一定要求进行干燥及其他处理后,在包装或制成各种制剂。 液体发酵的产物是芽生孢子,芽生孢子生活力低下,不耐贮藏,难以应用于实际。通过改变培养基的配方,添加微量元素,选育合适菌株等手段进行深层发酵生产分生孢子。 固体发酵 液固双相发酵 即首先经几级液态发酵制得大量白僵菌芽生孢子或菌丝体,再接种于固态料上进行固态发酵,以获得分生孢子。然后经旋风分离收集纯孢粉,含孢量可达1×1011~1.2 ×1011个/g 该工艺生产周期短,培养后期的杂菌污染小,并降低了生产成本,但发酵后期仍为半敞开式培养。 液固双相发酵的工艺流程 1.原始菌种。 2.斜面 3.液体菌体 4.种子罐种子 5.发酵 6.干燥及包装 7仓储和运输 生产工艺流程 苏云金芽孢杆菌菌剂的生产 液剂 粉剂 可湿性粉剂 使用方法 喷雾 喷粉 剂型 菌种 茄形瓶活化 种子罐培养 发酵罐培养 浓缩 干燥 质检 30℃培养72h 接种量1% * * 微生物杀虫剂 昆虫病原真菌类 1 昆虫病原细菌类 2 昆虫病原病毒类 3 一、杀虫真菌 在昆虫病原微生物中,真菌种类占到60%以上。据估计,世界上以记载的昆虫病原真菌约100属800余种,其中20余种被用于生物防治。 Your Name/Co. Here? 藻状菌纲的虫霉目 半知菌纲中的丛梗孢目 白僵菌 绿僵菌 青霉 拟青霉 杀虫真菌的种类 半知菌纲 丛梗孢目 丛梗孢科 白僵菌属 分类地位 被白僵菌侵染的昆虫虫体上长出白色菌丝体并变硬,在表面长出孢子层,因此称为白僵病或硬化病。 鞘翅目 鳞翅目 膜翅目 同翅目 直翅目 被侵染的昆虫: Your Name/Co. Here? 卵孢白僵菌 球孢白僵菌 球孢白僵菌能侵染鞘翅目、鳞翅目、同翅目和直翅目以及螨类; 卵孢白僵菌主要侵染地下害虫的幼虫,如金龟子幼虫。 被白僵菌感染的家蚕 被白僵菌寄生僵死的剌蛾幼虫 穿透寄主体壁进入血腔大量繁殖 孢子萌出芽管分泌酶 孢子侵入虫体 昆虫死亡 寄主细胞被破坏 液态 发酵 液固双相发酵 固态 发酵 美国Mechales 1984年Goettel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调控温湿度发酵法 尼龙高压灭菌袋培养 窗纱式营养膜机械化生产 浅盘塑料袋0 二、杀虫细菌 芽孢杆菌属 肠杆菌属 假单孢杆菌属 (一)芽孢杆菌类群 金龟子芽孢杆菌 缓死芽孢杆菌 苏云金芽孢杆菌 球形芽孢杆菌 专性寄生 兼性寄生 (二)代表性杀虫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 苏云金芽孢杆菌特点: G+ 短杆状 周生鞭毛 芽孢和伴胞晶体 按杀虫范围分为以下几种致病型: 专一鳞翅目 如:柏林纳亚种 专一双翅目 如:以色列亚种 专一鞘翅目 如:拟步行甲亚种 对鳞翅目和双翅目 在昆虫中尚无毒性 (1)δ内毒素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机理 δ内毒素是所有苏云金芽孢杆菌品系所共有的毒素,是由伴孢晶体产生原毒素分子。 最终导致昆虫停止进食而死亡。 昆虫摄入苏云金芽孢杆菌 伴孢晶体在昆虫的碱性肠液中溶解 原毒素被肠道蛋白酶降解、激活 成熟的毒素结合到肠道上皮细胞质膜的特殊受体上 插入膜中形成小孔 细胞膜透性增大,导致肠道细胞肿大,裂解 β外毒素的毒效只发生在幼虫蜕皮或变态时期,造成幼虫畸形或不能正常蛹化。 其作用机制不明确,可能是干扰了同发育有关的某些激素的合成。 (2)β外毒素 β外毒素是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几个变种在营养体生长的旺盛期产生的一种低分子量,高热稳定性的胞外毒素。 *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