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蛲虫(xsh)精编PPT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 行 原 因 生活史简单 产卵量高 虫卵抵抗力强 粪便管理不严 不良卫生生活习惯 六、防 治 原 则 查治病人和带虫者 药物驱虫:主要药物丙硫咪唑(阿苯哒唑或肠虫清,成人,400mg/d,顿服) 甲苯咪唑、左旋咪唑、伊维菌素 驱虫宜在感染高峰后的秋、冬季节进行,最好每隔3-4个月驱虫一次,以防再次感染 加强粪便管理 个人防护: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不饮生水。 处理要点: 本病分为驱虫治疗和并发症的处理,最基本的是驱虫治疗 1.驱虫治疗 目前常选用下列驱虫药物治疗。 (1)阿苯达唑:是广谱、高效、低毒的苯咪唑类抗虫药物之一 ( 2)甲苯达唑:本品为广谱驱虫剂,对蛔虫有较好疗效 2.并发症的处理 (1)胆道蛔虫病: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解痉、止痛、驱虫或纤维内镜取虫为主。解痉止痛常用阿托品1mg,异丙嗪25~50mg,肌内注射;必要时可用哌替啶50mg,肌内注射。 (2)蛔虫性肠梗阻:按照一般肠梗阻治疗原则处理,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与代谢性酸中毒。 蛔虫病如何预防? 1.控制传染源 驱除人体肠道内的蛔虫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 2.注意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 3.加强粪便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不放牧猪等 蠕形住肠线虫 (蛲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蛲虫病—概述 一、定义 蛲虫病是由蛲虫寄生人体所致的小儿常见肠道寄生虫病,以夜间肛门及会阴附近奇痒并见到蛲虫为特征。 蛲虫色白,形细小如线头,俗称“线虫”。西医学亦称之为蛲虫病。 蛲虫病—概述 二、发病情况: 季节:无明显的季节性。 年龄:儿童高于成人,2~9岁儿童感染率 最高,尤以集体机构的儿童高发。 传播:易于传播,经污手感染/相互传染。 预后:蛲虫的寿命不超过2个月,如无重复感 染可自行痊愈。 ●本病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杜绝重复感染,否则药物治疗也难奏效。 蛲虫病—病因 【病因】 第一节 蛲虫的形态 蛲虫卵 卵壳 折叠幼虫 多细胞期卵 感染期卵 蛲虫成虫 蛲虫头端 蛲虫头部(扫描电镜观察) 第二节 蛲 虫 生 活 史 生活史 3. 经6h发育为感染性卵 2. 在宿主睡眠,肛门括约肌松弛时,雌虫肛周产卵。 少数产卵后的雌虫返回肠腔或误入泌尿生殖道 4. 需15-43天经蜕皮3次发育为成虫 1. 雌雄交配后,雄虫很快死亡,雌虫子宫充满虫卵,在肠内低氧环境下,一般不排卵或排卵很少。 在肛周的蛲虫 第三节 蛲虫卵检查 Never too later to learn. 活到老,学到老! Money doesn,t grow on trees. 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谢 谢 肠虫清为广谱驱虫药。它可阻断虫体对多种营养和葡萄糖的摄取,导致虫体糖原耗竭,致使寄生虫无法生存和繁殖。 * 蛔虫病 概述: 蛔虫病(ascariasis)是由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最常见寄生虫病。国内流行广泛,儿童发病为多。 病从口入 一、形 态 1. 成虫 2. 虫卵 2.1 受精蛔虫卵 2.2 未受精蛔虫卵 2.3 两种蛔虫卵比较 3. 幼虫 1. 成虫 1、一般特征: 圆柱形 两侧对称 头尾两端略细 体不分节 雌雄异体 雌虫大于雄虫 体表可见细横纹 雌虫:尾端钝圆 雄虫:有一对交合刺 雌虫:尾端钝圆 雄虫:有一对交合刺 2 蛔虫卵示意图 大小 形状 颜色 卵壳 内容 2 .1 受精蛔虫卵 平均大小60×45μm 宽椭圆形 棕黄色 卵壳较厚,自外向内分三层:受精膜、壳质层和蛔甙层。壳外有一层蛋白质膜,凹凸不平,被胆汁染成棕黄色 内含一大而圆的卵细胞,卵细胞与卵壳间有新月形空隙 2.2 未受精蛔虫卵 大小90×40μm 长椭圆形 棕黄色 壳质层与蛋白质膜均较薄,无蛔甙层 内含许多大小不等的折光性颗粒 2.3受精蛔虫卵和未受精蛔虫卵 Unfertilized and Fertilized Eggs 经肺移行途径 小肠 肝 右心 肺 气管 咽 食管 胃 蜕皮两次 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以空肠为多, 回肠次之。雌雄虫交配后,雌虫产卵, 随粪便排出体外。 排出体外的受精卵在温暖(21- 30℃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