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论
P2 常用的道路工程材料:石料与集料、结合料和聚合物类、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与砂浆、无机结合料稳定类结合料、其他道路工程材料。
P3 道路工程材料的基本技术性能:1、基本物理性能;2、基本力学性能;3、耐久性;4、工艺性。
P4 技术标准:国标GB;交通部门基本建设规范JTJ;建材行业标准JC;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
第一章
P14 天然集料包括天然砂、砾石和卵石等。人工集料是岩石或卵石经破碎和筛分设备加工而成的具有棱角、表面粗糙的石料碎块。
P15 人工砂是指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机制砂是碎石经制砂机反复破碎加工至粒径小于2.36mm的人工砂。混合砂是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尺寸大于2.36mm的碎石;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尺寸大于4.75mm的碎石。
P17 级配是指集料中各种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或分布情况。
P19 粗集料的性能用压碎值、磨光值、磨耗值和冲击值等指标表示。
P24 细度模数的划分:粗砂:Mf=3.7~3.1;中砂:Mf=3.0~2.3;细砂:Mf=2.2~1.6。
判断:P9 依据岩石中的氧化硅含量将石料划分为:碱性石料(钙质)、中性石料和酸性石料(硅质),所对应的SiO2含量依次为:小于52%、52%~65%、大于65%。
P20 磨光值越高,抗滑性越好;冲击值越小,抗冲击能力越好;磨耗值越高,耐磨性越差。
笔记:石料与沥青黏附性的测定方法:水煮法:粒径大于13.2mm的石料;水浸法:粒径小于13.2mm的石料。
名词解释:碱—集料反应:P9 在水泥路面工程中,一些含有活性的二氧化硅(SiO2)或活性碳酸盐成分的集料会与水泥中的碱性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称“碱—集料反应”。
填空:P12 用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来评定岩石的强度,路面工程用石料采用圆柱体或立方体试件,其直径或边长和高均为50mm±2mm。
P13 岩石抗冻性的室内测定方法有抗冻性试验(直接冻融法)和坚固性试验(硫酸钠坚固性试验)。在抗冻性试验中,一般认为质量损失率小于2%、抗冻系数大于75%时,为抗冻性好的岩石。
第二章
P36 沥青是黑色或暗黑色固体、半固体或粘稠状物,由天然或人工制造而得,主要为高分子烃类所组成,它们通常可以是气体、液体、半固体或固体,完全溶解于二硫化碳。广义的沥青主要包括天然沥青、焦油沥青和石油沥青三大类。
P41 除了碳和氢两种元素之外,还有少量的硫、氮和氧,通常称为杂原子。此外,沥青中还富集了原油中的大部分微量金属元素,如钒、镍、铁以及钠、钙、铜等。
P43 沥青的胶体结构分为:(1)溶胶型沥青PI-2,这类沥青对温度的变化敏感,高温时黏度很小,低温时由于黏度增大而使流动性变差,冷却时变为脆性固体。(2)凝胶型沥青PI+2这类沥青在常温下呈现非牛顿流动特性,并具有粘弹性和较好的温度稳定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连续相的溶解能力增强,沥青质胶团可逐渐解缔,或胶质从沥青质吸附中心脱附下来。当温度足够高时,沥青的分散度加大,沥青则又可以近似真溶液而具有牛顿流动性。(3)溶—凝胶型沥青-2PI+2,在常温时,在变形的最初阶段表现出明显的弹性效应,但在变形增加至一定阶段时,则表现为牛顿液体状态。
P46 粘滞性是指沥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沥青粒子产生相互位移的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P47 沥青黏度的测定方法:1、毛细管法;2、真空减压毛细管法;3、布洛克菲尔德法;4、沥青标准黏度试验:在相同温度和相同流孔条件下,流出时间越长,表示沥青黏度越大;5、针入度法:常用的试验条件为25℃,100g,5s。此外,在计算针入度指数时,针入度试验温度常为5℃,15℃,25℃,35℃等,但标准针质量和贯入时间仍为100g和5s。6、软化点:采用环与球法软化点,内径18.9mm的铜环中,环上置一重3.5g的钢球,在规定的加热温度(5℃/min)下进行加热,沥青试样逐渐软化,直至在钢球荷重作用下,使沥青产生25.4mm垂度(即接触底板)时的温度,称为软化点,以℃计。
P49 针入度是在规定温度下测定沥青的条件黏度,而软化点则是沥青达到规定条件黏度时的温度。所以软化点既是反映沥青材料热稳定性的一个指标,也是沥青条件黏度的一种量度。
P49 沥青的延性越大,塑性越好,柔性和抗断裂性能越好。
P52 一般认为选用PI属于-1~+1的溶凝胶型沥青适宜修筑沥青路面。
P56 根据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决定,13.2mm者采用水煮法;≤13.2mm者采用水浸法。
P61 标号为PG76-22的沥青,表示其要符合高温性能指标的最低试验温度不低于76℃,低温性能指标要求的试验温度不高于—2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