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五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文言基础知识讲练-宾语前置句讲义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pptVIP

高中语文专题五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文言基础知识讲练-宾语前置句讲义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基础知识讲练—— 宾语前置句 专题五 摹形传神 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文言文中动词宾语与介词宾语所处的位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与现代汉语相同,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一种是与现代汉语不同,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后者叫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宾语前置有如下两种: 一、动词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一般前置。如: 这类句子要注意两点: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 “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3.用“之”“是”“之为”,或在句首再加“惟”“唯”,将宾语前置,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标志词,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 二、介词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前置。如: 2.非疑问句中的“以”的宾语常前置。如: 练习一  下列句子中都有前置宾语,请用“·”与“△”标出动词或介词与它们的前置宾语。 (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维长终是图。 (5)不然,籍何以至此? (6)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 (7)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8)岂管仲之谓乎? (9)之二虫又何知! (10)是以见放。 (11)胡为乎来哉? (12)无乃尔是过与? 练习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孙沔征侬徭,请参军事,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县。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可为约束,立制度,违者有罪,几变其习。再调华原主簿。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岁责其租。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郡吏赵至诚贪狡凶横,持守以下短长,前后莫能去。可暴其罪,荷枷置狱,言于大府诛之,闻者快服。 下列各句中,与“唯巫言是用”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一日自远归,家以窭告 C.言于大府诛之 D.夫晋,何厌之有 解析 D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 √ 答案 解析 练习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①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②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 C. ①沛公安在 ②大王来何操 D.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 答案 解析 解析 ①为宾语前置句, ②为定语后置句。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这样却还不能称王的,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解析 宾语前置,“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 解析  “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答案 解析 综合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①焉。”他日,董祁②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③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注  ①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 ②董祁:范献子的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③纺:系。 1.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范氏富,(你)盍已乎? B.(董叔)曰:“欲为系援焉。” C.献子执(董叔)而纺(董叔)于庭之槐。 D.叔向过之,(董祁)曰:“子盍为我请乎?” √ 解析 应为“董叔”。 解析 答案 2.下列各句中,与“不吾敬也”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唯君图之 D.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解析 B项与例句句式一致,为宾语前置句。 A项为主谓倒装。 C项为一般句式。 D项为固定句式。 解析 答案 √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范氏富,盍已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或: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盍:何不) 范献子把董叔抓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