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毒的环境条件 适应生长的温度范围一般为12~42℃,最适温度为33℃ 适应的最低生长水活度(aw)为0.78,最适aw为0.93~0.98 产毒的适合温度一般在30℃~38℃之间 随着分生孢子的形成而开始产毒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 急性毒性(小鼠LD50) -对动物毒害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可引 起肝实质细胞坏死,胆管上皮增生,肝出血等 病变 -临床表现:黄疸为主,兼有呕吐、厌食、发热,重者出现腹水、下肢水肿、肝脾肿大及肝硬化 慢性毒性 -长期摄食含低剂量的AFT可导致慢性中毒 -动物肝脏出现亚急性或慢性损伤,引起肝 脏纤维细胞增生,肝硬化 -动物表现生长发育缓慢、体重减轻等生长 障碍现象 致癌性 -其诱发动物肝癌的能力比二甲基亚硝胺 大75倍 -黄曲霉毒素可在动物体内代谢,进行脱 甲基、羟化和环氧化反应,形成具有强致癌 活性的物质 -可诱发所有实验动物致癌 食品和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允许残留标准 (四)主要的霉菌毒素 1.曲霉属毒素 ⑵ 棕曲霉毒素A 棕曲霉毒素A又称赭曲霉毒素A,它主要是棕曲霉菌在玉米、高梁等贮藏谷物上生长而产生的毒素,该毒素可积累残留在动物体内,主要是侵害肾脏,在肝、肌肉和脂肪中也有残留。 该毒素中毒的特征是引起肾萎缩。该毒素中毒死亡者可见其肾小管的严重坏死。另棕曲霉毒素还有致胎儿畸形的作用。 (四)主要的霉菌毒素 1.曲霉属毒素 ⑶ 杂色曲霉毒素 杂色曲霉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大米、玉米、花生和面粉等食物上的霉菌,该菌在含水15%左右的贮藏粮食上易生长繁殖产生杂色曲霉素。该毒素具有急性、慢性毒性和致癌性,主要是侵害肝和肾。 (四)主要的霉菌毒素 2.黄变米中的霉菌毒素 黄变米或黄霉米,是指稻谷(大米、玉米和大麦)收割后和贮存中含水量过高,被霉菌污染发生了霉变,结果使米呈黄色。从黄变米中分离的霉菌主要是青霉属的一些种类。 本属中最常见的霉菌毒素中毒是黄变米中毒。青霉产生黄变米而引起食物中毒主要是三种霉菌毒素。 ?⑴ 黄绿青霉毒素 黄绿青霉毒素是由黄绿青霉产生的一种毒素,可使大米变黄,并引起食物中毒。该毒素是一种很强的神经毒素,食物中毒时,可引起中枢神经麻痹,肝肿瘤和引起贫血症。 黄绿青霉素的理化性质 一般特性:柱状结晶,熔点为107~108℃,分子量为259 荧光特点 :紫外线的照射下,显金黄色荧光 溶解特性:可溶于丙酮、氯仿、冰醋酸、甲醇和乙醇,不溶于石油醚和水 稳定性:具有耐热性,加热到270℃时才失去毒性 黄绿青霉素产生菌及其分布 -产生菌:主要是黄绿青霉 -分布:主要为大米 黄绿青霉素的毒性 -黄绿青霉素的毒性为神经毒,毒性强 -急性中毒为中枢神经麻痹,从后肢和尾部开始,发展到前肢和颈部,继而导致心脏麻痹而死亡 -慢性中毒可使动物发生肝肿瘤和贫血 (四)主要的霉菌毒素 2.黄变米中的霉菌毒素 ?⑵ 桔青霉毒素 该毒素是由桔青霉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毒素。桔青霉是腐生性的不对称青霉,常常存在于粮食中,最初在黄变米中发现,后来在许多被青霉污染的粮食和饲料中都有发现。 桔青霉素性质 – 一般特性:柠檬黄色针状结晶,熔点为172℃分子量为259 – 荧光特点 :对荧光敏感,显黄色荧光 – 溶解特性:难溶于水,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可热分解 – 稳定性:具有耐热性 桔青霉素产生菌及其分布 -产生菌:主要是桔青霉,还 有黄绿青霉、扩展青霉 、点青 霉及土曲霉等 -分布:主要为大米,花生、 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 桔青霉素的毒性 -对动物毒害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肾脏 -毒性特点是一种肾毒素,可导致实验动 物的肾脏肿大,尿量增多,肾小管扩张以 及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等 -临床表现:急性或慢性肾病,并伴随多 尿、口渴、呼吸困难的症状。 ⑶ 岛青霉毒素 该毒素是由岛青霉产生的一类有毒代谢产物,包括有黄米毒素(黄天精)、环氯素、岛青霉素与红米毒素(红天精)等,该毒素主要是引起肝脏病变,对肾、心肌和血管也有影响。 (四)主要的霉菌毒素 3.镰刀菌毒素 该毒素主要由镰刀菌属引起。本属菌种类很多,其中产毒菌株包括禾谷镰刀菌、梨孢镰刀菌和拟子孢镰刀菌。 镰刀菌毒素种类很多,可分为四类,即单端孢霉素类、玉米赤霉烯酮、丁烯酸内酯及串珠镰刀菌素。它们是由镰刀霉菌产生,均可以引起人类的急性食物中毒。 除以上霉菌毒素中毒外,还有霉变甘蔗中毒(多种霉引起,节荚孢的霉菌产生的毒素),赤霉病麦中毒(几种镰刀菌引起,主要是玉米赤霉引起)等。 第四节 微生物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没啥好说的额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6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