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词逻辑的等值和推理演算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举例 例2 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首先引入谓词形式化,令P(x)表x是人,Q(x)表x是要死的,于是问题可描述为 (?x)(P(x)→Q(x))?P(苏格拉底)→Q(苏格拉底) 证明 (1)(?x)(P(x)→Q(x)) 前提 (2)P(苏格拉底)→Q(苏格拉底) 全称量词消去 (3)P(苏格拉底) 前提 (4)Q(苏格拉底) (2),(3)分离 举例 例3 前提(?x)P(x)→(?x)((P(x)?Q(x))→R(x)),(?x)P(x) 结论(?x)(?y)(R(x)?R(y)) 证明 (1) (?x)P(x)→(?x)((P(x)?Q(x))→R(x)) 前提 (2) (?x)P(x) 前提 (3) (?x)((P(x)?Q(x))→R(x)) (1),(2)分离 (4) P(c) (2)存在量词消去 (5) P(c)?Q(c)→R(c) (3)全称量词消去 (6) P(c)?Q(c) (4) (7) R(c) (5),(6)分离 (8) (?x)R(x) (7)存在量词引入 (9) (?y)R(y) (7)存在量词引入 (10)(?x)R(x)?(?y)R(y) (8),(9) (11)(?x)(?y)(R(x)?R(y)) (10)置换 举例 例4 分析下述推理的正确性 (1)(?x)(?y)(xy) 前提 (2)(?y)(zy) 全称量词消去, y与z有关 (3)zb 存在量词消去, b依赖z (4)(?z)(zb) 全称量词引入, b不依赖z (5)bb 全称量词消去 (6)(?x)(xx) 全称量词引入 推理(1)到(2),应明确指出y是依赖于x的,即(2)中y和z有关. (2)到(3),其中的b是依赖于z的,从而(3)到(4)是不成立的. 又由于b是常项,(5)到(6)也是不允许的,因个体常项不能用全称量词量化 举例 例5 有的病人喜欢所有的医生,没有一个病人喜欢某一庸医, 所以没有医生是庸医. 先形式化.令P(x)表x是病人,Q(x)表x是庸医.P(x)表x是医生,L(x,y)表x喜欢y, 第一句话可描述为 (?x)(P(x)?(?y)(P(y)→L(x,y))) 第二句话可描述为 (?x)(P(x)→(?y)(Q(y)→﹁L(x,y))) 或写成 ﹁(?x)(P(x)?(?y)(Q(y)?L(x,y))) 结论可描述为 (?x)(D(x)→﹁Q(x)) 或写成 ﹁(?x)(D(x)^Q(x)) 例5 证明 (1)(?x)(P(x)?(?y)(D(y)→L(x, y))) 前提 (2)P(c)?(?y)(D(y)→L(c,y)) 存在量词消去 (3)(?x)(P(x)→(?y)(Q(y)→﹁L(x,y))) 前提 (4)P(c)→(?y)(Q(y)→﹁L(c,y)) 全称量词消去 (5)P(c) (2) (6)(?y)(D(y)→L(c,y)) (2) (7)D(y)→L(c,y) 全称量词消去 (8)(?y)(Q(y)→﹁L(c,y)) (4),(5)分离 (9)Q(y)→﹁L(c,y) 全称量词消去 (10)L(c,y)→﹁Q(y) (9)置换 (11)D(y)→﹁Q(y) (7),(10)三段论 (12)(?y)(D(y)→﹁Q(y)) 全称量词引入 (13)(?x)(D(x)→﹁Q(x)) (12)置换 6 谓词逻辑的归结推理法 归结方法可推广到谓词逻辑,困难在于出现了量词、变元.证明过程同命题逻辑,只不过每一步骤都要考虑到有变元,从而带来复杂性 使用推理规则的推理演算过于灵活,技巧性强,而归结法较为机械,容易使用计算机来 实现 6.1 归结证明过程 为证明A→B是定理(A,B为谓词公式),即A?B,等价的是证明A??B=G是矛盾式,这是归结法的出发点(反证法) 建立子句集S。如何消去G中的量词,特别是存在量词,是建立子句集S的关键。办法是 先将G化成等值的前束范式,进而将这前束形化成Skolem标准形,消去存在量词(以常项代替如a),得仅含全称量词的公式G’(曾指出G与G’在不可满足的意义下是一致的,从而对G的不可满足性.可由G’的不可满足性来求得) 再将G’中的全称量词省略,G’母式(已合取范式化)中的合取词?以“,”表示,便得G的子句集S. 而S与G是同时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没啥好说的额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6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