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2
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与方式 (2)根据对氧需求进行细菌分类
2.细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谢
由细菌产生并与医学有关的主要合成及分解代谢产物
3
3.细菌的人工培养
(1)培养基的概念 (2)细菌在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3)细菌人工培养在医学中的应用
4
4.消毒与灭菌
(1)消毒、灭菌、无菌、抑菌和防腐的概念 (2)热力灭菌法的种类及其应用
(3)射线灭菌法的原理和应用
(4)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浓度和应用
5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
占细胞总重量75%-90%
碳、氢、氮、氧、磷、硫等
钾、钠、铁、镁、钙、氯等
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等
水
有机物
无机离子
特有成分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6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
光学性质
半透明
表面积
体积小、表面积大
带电现象
G+菌 pI 2~3
G-菌 pI 4~5
半透性
细胞壁、膜有半透性
渗透压
中性环境带负电荷
G+菌 20~25大气压
G-菌 5~6大气压
7
一、细菌的营养物质
水:营养的吸收与代谢均需水
碳源:合成菌体成分,提供能量
病原菌主要来源于糖类
氮源:合成菌体成分
病原菌主要来源于氨基酸、蛋白胨等
无机盐:常用元素(K\Na\Ca\Mg\P\S\Fe)
微量元素(Co\Mn|Mo\Zn)
生长因子:生长必需但自身不能合成的物质,
如维生素、氨基酸等。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8
二、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机制
被动扩散
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
ABC转运
离子偶联转运
基团转移
特异性转运
9
三、细菌营养类型
自养菌(Autotroph)
以无机物为原料,合成菌体成分
按能量来源,分化能自养菌和光能自养菌
异养菌(Heterotroph)
以有机物为原料合成菌体成分
分腐生菌(Saprophyte)和寄生菌(Parasite)
所有病原菌都是异养菌,大部分为寄生菌
10
四、影响细菌生长的因素
营养物质充足
氢离子浓度(pH)
多数病原菌最适pH为7.2~7.6
温度
多数病原菌最适37℃
11
气体
专性需氧菌(Obligate aerobe)
专性厌氧菌(Obligate anaerobe)
兼性厌氧菌(Facultative anaerobe)
微需氧菌(Microaerophilic bacterium)
CO2对细菌的生长也很重要。大部分细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O2可满足需要。
渗透压
一般培养基渗透压适于大多数细菌
少数细菌嗜盐,如副溶血性弧菌
12
五、细菌的生长繁殖
二分裂无性繁殖,代时
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
对数期
迟缓期
分为四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细菌的生长曲线
0
5
15
20
25
30
10
6.0
8.5
8.0
7.5
7.0
6.5
9.0
衰亡期
总菌数
活菌数
细菌数的对数
小时
稳定期
菌体增大
代谢活跃
分裂迟缓
增殖最快
形态染色生理活性典型
活菌数恒定
芽胞代谢产物产生
死亡自溶
形态改变
14
第三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
一、细菌的能量代谢——生物氧化
发酵:以有机物为受氢体
呼吸:以无机物为受氢体
需氧呼吸(受氢体:氧)
厌氧呼吸(受氢体:硝酸盐、硫酸盐等 其他无机物)
细菌的新陈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15
发酵
EMP途径(糖酵解)
——大多数细菌、专性厌氧菌
磷酸戊糖途径(HMP途经)
需氧呼吸(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厌氧呼吸(专性、兼性厌氧菌)
以葡萄糖为基质的细菌的能量代谢
16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
细菌具有不同的酶,对糖、蛋白质等的分解能力的不同,因而代谢产物各异,根据这一点,利用生物化学方法鉴别不同细菌称为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
分解代谢产物和细菌的生化反应
17
常见的细菌生化反应
对
糖
的
反应
对
蛋白质的反应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尿素酶试验
甲基红试验
吲哚试验
硫化氢试验
糖发酵试验
VP试验
其他试验
18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及其医学上意义
热原质(Pyrogen)
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内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大多数是G-菌的脂多糖。
热原质耐高温,高压蒸汽灭菌不能破坏(121℃,20min),250℃高温干烤才能破坏。
注射药品去热原
19
内毒素(Endotoxin)
G-菌的脂多糖,菌体崩解后释放
外毒素(Exotoxin)
多数G+菌和少数G-菌释放的蛋白质
侵袭性酶
损伤机体组织,促进细菌侵袭和扩散,如卵磷脂酶(产气荚膜梭菌)、透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感恩父母老师同学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FLUKE Calibration福禄克计量校准8808A Digital Multimeter 8808A Users (Fre) (2.04 MB(兆))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中国工商银行国际化发展:历程、挑战与战略转型.docx
- 起重吊装事故应急处置措施.docx VIP
- 统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生命可贵8.1《认识生命》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川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春节开展困难企业和困难人员慰问活动方案.pptx VIP
- 湘教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doc VIP
- 升平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按及流程图.doc VIP
- 2026浙江交通集团校园招聘(919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