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与环境安全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环境危险因素识别方法 1.经验分析法 分析物质、物体、设备设施的异常状态和他人的异常行为 。 2.对比推断法 对照危险因素类别、常见伤害类型和相关安全标准规范。 环境危险识别及防范 环境危险识别及防范 (四)环境危害避险措施 1. 学习安全知识,积累经验,回避和减少危害风险。 2. 尽量远离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建设施工、河流、山林等危险易发区域。 3.不进入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备的网吧、出租屋等校外经营场所。 4.不靠近高层建筑、临时构筑物行走,不在建筑物、山崖等高处边缘逗留。 5.道路通行要遵守交通安全法规,自觉避让车辆、行人及坑、洞。 6.参与实验、实习、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要求。 7.发生意外时,要做好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工作。 思考题 1. 对照所学消防知识,列举入校以来所发现的火灾隐患? 2. 怎样预防宿舍火灾事故,一旦宿舍发生火灾,你将采取何种措施进行处置和安全逃生? 3. 在校园及周边有哪些可能存在危险的环境安全隐患和场所,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4. 结合下图,谈谈掌握安全知识的重要性。 第二节 初起火灾应急处置 火灾的发展与变化 初起阶段 火焰的面积小,燃烧温度低,易于扑救,只要及时发现,均能将火扑灭。 发展阶段 燃烧强度增大、气体对流加强、燃烧面积扩大,要边灭火,边报警 猛烈阶段 燃烧面积扩大、大量的热释放、温度急剧上升,被大火围困时,应选择最佳的疏散方法尽快逃离现场。 熄灭阶段 火灾的初起阶段是灭火和安全疏散的最有利时机,一旦发现起火,要立即采取报警和扑救措施,将火及时扑灭。 初起火灾应急处置 火灾报警 1、大声呼喊 2、按响警铃 3、拨打火警电话 初起火灾应急处置 常用灭火方法 冷却法 隔离法 窒息法 抑制法 初起火灾应急处置 灭火器使用方法 喷嘴 软管 压把 筒身 压 力 表 保险 栓 初起火灾应急处置 提 拨 握 压 扫 初起火灾应急处置 火灾类别 A类: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D类: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 E类: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初起火灾应急处置 室内消火栓使用方法 水带 接扣 室内消火栓 消防水枪 消防水带 初起火灾应急处置 初起火灾应急处置 初起火灾扑救要点 (1)判明情况。判明起火物类别、火势大小,视情况报警、处置或疏散逃生。 (2)拉闸断电。涉电火灾,要迅速拉闸断电。 (3)就地取材。选用一切可用的工具。 (4)对准根部。喷洒灭火剂必须对准火焰根部。 (5)保护自身。做好防烟、防坍塌、防高空坠物等自身保护。 (6)背对出口。背对出口,一旦灭火失败,迅速撤离。 (7)阻止蔓延。清除起火物附近的其它可燃物,阻止火势蔓延。 (8)灭后浇水。明火扑灭后要向未燃尽的可燃物再浇水冷却。 (9)保护现场。灭火后要注意保护好现场,以便进行火灾原因调查。 初起火灾应急处置 常见火灾的扑救 1. 电气火灾 断电、捂盖、防护 2. 被褥火灾 泼水、挪移 3. 液化气火灾 灭火、捂盖、关阀、防爆 4. 衣物起火 捂盖、滚动、泼水 5. 危险品火灾 方法、防护、防爆 初起火灾应急处置 第三节 火场逃生与自救 火灾时,要根据火势大小、起火时间、楼层高度,利用消防疏散通道、室内物品等一切可利用的条件,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和方法。 1.可利用的设施 消防通道、室外楼梯 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疏散平面图 屋顶、阳台、避难层、落水管、避雷线 绳索或床单等结绳 火场逃生与自救 常见的消防疏散设施 火场逃生与自救 火场逃生与自救 2. 防范烟毒 烟火的习性 向上的习性。 烟火向上蔓延。 顺风的习性。 致人死亡的习性。 含有一氧化碳、氰化氢、氯化 氢、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质,是火 灾致死的首要原因。 火场逃生与自救 烟毒防范方法 湿毛巾捂鼻防烟 —— 对折三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没啥好说的额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6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