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 气候变化的本质是发展问题 气候变化危机人类生存发展,需要共同合作,积极应对,实现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目标,促进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减排义务的分担涉及各国的发展空间和根本利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根本性的原则分歧。 在《公约》指导下,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 (6) 气候变化的本质是发展问题(续) 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 ——胡锦涛 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世界范围内优先议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我国既要积极应对,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又要争取和维护我国及发展中国家的合理权益 谢 谢 ! 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减排 目 录 1.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和现状 2. 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 3. 温室气体排放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及温升 4. 全球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与减排义务分担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和现状(1) 温室气体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 温室气体:指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温室气体有六种: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 和六氟化碳(SF6) 人为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中的CO2占76%,主要来自化石能源燃烧(56.6%)和毁林(19.4%),甲烷占17.1%,主要来自农业。能源及废弃物等。 (1) 温室气体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续) 当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致相当。 美国和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均约占20% 世界主要国家和集团2006年二氧化碳排放 人口与CO2排放比例(2005年) (2) 发达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发展中国家的数倍,应率先采取减排行动 2004年发达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为16.1tCO2e,约为发展中国家4.2tCO2e/人的4倍 (2) 自发达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发展中国家的数倍,应率先采取减排行动(续) 发达国家2005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11.2吨,是发展中国家2.3吨的4.9倍 美国2005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19.6吨,是中国3.9吨的5倍 人均排放的历史变化趋势 人均CO2排放(2005年) (3) 自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一直是全球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主要责任 发达国家的人口2005年占世界人口的20%,但自工业革命以来到2005年,累积排放量占世界总排放量的75% 自工业革命以来,美国累积排放量占世界的29.6%,欧盟占27.3%,而中国仅占8.4%。 累积CO2排放(1850-2005年) 人口与CO2累积排放比例(1850-2005年) (3) 自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一直是全球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主要责任(续) 人均累积排放量反映了一个国家利用有限大气空间为自身现代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财富积累所做的累积贡献 自工业革命以来,中国人均累积CO2排放量不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10,美国的1/20 人均累积CO2排放(1850-2005年) (4) 未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仍呈增长趋势,增长量将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 根据IPCC报告,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将增长25~90%,其中CO2排放将增长40~110%,排放增长量的2/3~3/4将来自发展中国家 2. 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 (1) 经济发展需要以能源为支撑,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引起二氧化碳排放的快速增长 自工业革命以来,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快速增长,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 (1) 经济发展需要以能源为支撑,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引起二氧化碳排放的快速增长(续) 能源消费弹性=能源消费增长率/GDP年增长率 在工业化阶段,能源弹性一般都大于1.0 CO2排放=能源消费量*能源的碳排放因子 能源的碳排放因子取决于能源消费构成 排放因子(kgc/ce):煤炭:0.744;石油:0.548;天然气:0.409 2008年世界一次能源构成:石油34.8%,天然气24.1%,煤炭29.2%,非化石能源(水、核等)11.8% 美国1850年以来能源消费和GDP的增长情况 (2)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随人均GDP增长而增长,但实现工业化后(约人均GDP10000美元),增长速度则相对平缓 工业化阶段伴随城市化进程和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高效能产品需求增长强劲,能源消费随GDP快速增长而持续增长 各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与人均GDP的关系 (3) 一个国家单位GDP的能源强度与碳强度的高低及变化与其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工业化过程:增加 工业化之后:下降 能源强度=能源消费量/GDP 碳强度=能源强度*碳排放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