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古猿、能人到直立人和智人,足有400多万年。这期间,人类又经历了两次从非洲大陆扩散到全球各地的漫长过程。环境变迁是促使人类进化的根本原因,而进化本身又呈现出独特而必然的镶嵌演化现象。“两次走出非洲”的观点对“中国古人类是独立进化的”观点构成严峻挑战,而中外不断出现的新发现又使人应接不暇,无所适从。 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 人类的起源图示 一、两次“走出非洲” 旧石器时代 人类的演化: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 智人(早、晚期)。 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直立人是在距今200—300万年前首先在非洲起源的,而后在大约距今100万年前离开非洲,向欧亚地区扩散。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走出非洲”。从非洲来的古人类可能是从喜马拉雅山南麓和北部湾之间的一条通道进入中国的。 现代人大约在距今2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大约13万年前离开非洲,向亚洲和欧洲扩散,并取代了这些地区的古老人类,成为世界各地现代人的祖先。即“夏娃”理论,人类第二次“走出非洲”。先前都认为是中国人祖先的北京猿人、金牛山人等被否定 。 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 两次“走出非洲”地图 二、人类起源和演化的原因及表现 环境变迁是人类起源和 进化的根本原因; 镶嵌进化现象; 黄种人的起源。 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 第三节、主要考古发现 截至目前,我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已经遍布全国,除了旧石器时代初期的考古发现还有争议之外,其它三个阶段的发现成绩斐然,有些还具有国际影响。可以明确地说,我国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已经有100多万年。这里我们主要选择北京人、许家窑人、山顶洞人和峙峪人作为典型来介绍,以观我国旧石器时代的历史发展脉络。 1935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发掘现场 “北京人”复原像 “北京人”的石器 “北京人”头盖骨 “北京人”的尖状器 旧石器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早期 北京人 北京人 旧石器时代 1933年山顶洞遗址发掘现场 山顶洞人的石器和骨针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旧石器时代 三、旧石器时代晚期 峙峪出土的小石器 山顶洞人复原像 山顶洞人和峙峪人 旧石器时代 第四节、古人类的生活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历史虽然发展极为缓慢,但一系列技术进步不仅极大改善了古人类的生活,而且也是后来人类实现飞跃式发展的基础。纵观数百万年的历史,用火的发明、语言的出现、旧石器的制作和使用、狩猎与采集,以及社会生活状况,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主要方面。当然,这其中的许多环节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一、用火的发明 二、语言的出现 1.2考古断代、同位素和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有结构的 原子 原子核:体积很小,带正电;但集中了原子 的质量 核外电子:带负电;质量可忽略不计 原子是中空的 问题讨论: 1、元素的原子是可分的,那么可变吗?请举例说明 结论: ●但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变的 ●有的元素的原子有放射性,在产生射线(含α辐射β辐射γ辐射三种)后元素的原子发生变化 2、元素的放射性后,元素的原子发生变化,那么这种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 不是 科学重要发现: ◆发现:1907年,英国科学家索第 ●有的放射性元素和非放射性元素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但他们的相对原子的质量不同。 ◆想法:它们应该是同一种元素。 ◆提出:1913年索第提出同位素的概念。 ◆证实:英国物理学家阿斯顿,用他发现的质谱仪先后发现71种元素的202种同位素。 一、同位素: 1、概念: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同种元素:化学性质相同 ●不同原子: { 质量不同 有的有放射性,有的没有 2、同位素的存在: { 同位素 绝大多数的元素存在同位素 少量元素目前没有发现同位素 目前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但发现的原子有二千多种 问题思考:同位素的质量为什么不同? 二、原子核的组成: 重要发现:中子的发现 卢瑟福的思考: 元素 电荷数 质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1H 1 1 1 4He 2 2 4 卢瑟福的预言: 原子核中存在一种微粒——中子 中子:它的质量与质子相同,但不带电 证实: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1、原子的组成: 原子 { 原子核 核外电子 { 质子 中子 微 粒 质 子 中 子 质 量 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 是电子质量的1837倍 带电情况 1个单位正电荷 不带电 性 质 在电磁场中发生偏转 在电磁场中不发生偏转,穿透力强 概念完善: 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2、原子中各种微粒的关系: (1)原子是电中性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总数=电子总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2)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送货单模板[共1页].doc VIP
- (高清版)B-T 9797-2022 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 镍、镍+铬、铜+镍和铜+镍+铬电镀层.pdf VIP
- 学校学师德问题报告制度.docx VIP
- 精品解析: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数学一诊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统编版2024新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字音辨析》知识点+练习(含答案).docx
- 水果店的创业计划书.docx VIP
- 传染病报告卡最新版本.doc VIP
- [入党个人自传格式]入党个人自传范文.doc VIP
- (新版)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完整版).docx VIP
- - 麻纤维的形成 及特性 - 棉纤维的形成 及特性 - .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