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Arnold Lynda,23岁,美国宾州一家地区医院监护病房护士,一次在为一名昏迷病人穿刺静脉留置针时,不慎被抽出的针芯刺破手掌,当时她对感染的伤口进行了登记上报,10天后病人死亡,之后证实这是一位晚期艾滋病患者。意外发生3周后她开始出现喉咙痛,发热等症状,暴露后6个月血液检测结果HIV阳性,她被确诊感染了HIV。 职业暴露感染案例 2、Lisa M.Black ,28岁,美国内华达州外科病房护士,在为病人疏通输液管路时,被病人无意识的动作干扰,致使血污染的针头刺伤手掌,她当时尽可能从伤口中挤出血液,并及时取血做基线检查,HIV、HBV、HCV均为阴性。发生暴露后8个月,她出现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暴露后10个月时血液检测结果HIV、HCV阳性,结果证实Lisa感染了丙肝和艾滋病。 。 职业暴露感染案例 3、护士小张,26岁,北京一家三甲医院肿瘤病房,在一次取血后,分离针头时被回弹的针头扎伤了中指,伤口做了一般处理并向感染办公室上报。一月后,小张出现全身乏力等不适症状,进一步检查发现转氨酶高,血液检测结果HCV阳性,刺伤后第8周确诊感染了丙型肝炎。 。 职业暴露感染案例 4、护士小雪,广州一家三甲医院合同护士,一次长达一个月的腹泻让她瘦的脱了形,抽血检查HIV阳性。病床上的小雪泣不成声:“在工作中无数次接触病人的体液、血液,有时还被扎伤,如果让我说是哪一次扎伤,我哪说得清。” 。 职业暴露感染案例 锐器伤是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 医务人员预防HIV、HBV、HCV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防护原则。 假定所有人的血液都有潜在的传染性,医护人员在处理血液、体液时要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为传染源,直接接触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如戴手套、戴口罩、穿隔离衣等)。 标准预防 原则 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医务人员暴露于污染血后应急处理措施 锐器伤后 → 立即挤血(近心端向远心端)→ 流动水冲洗15分钟(粘膜损伤用生理盐水)→ 含碘制剂和75%酒精消毒 → 在24~48小时内完成自身和接触病人的相关血液检查 → 随访时间一年根据情况进行处理 ●医务人员的防护 2.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飞沫传播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 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l 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感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毒性腮腺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传播的隔离。 ●患者的隔离 1.遵循隔离要求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 2.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 ●患者的隔离 3.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同时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患者的隔离 4.限制探视人群,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患者之间、患者于探视者之间距离1m以上, 5. 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消毒 ●医务人员的防护 1.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医务人员的防护 2.与患者近距离(1m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防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经接触传播的疾病,如消化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的隔离。 ●患者的隔离 1.遵循隔离要求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 2.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 。 ●患者的隔离 3.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4.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消毒 ●医务人员的防护 1.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医务人员的防护 1.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医务人员的防护 2.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隔离技术操作 戴口罩、眼罩 口罩 戴正,上沿应戴在鼻梁的上方,上至下眼睑,下至下巴、将口鼻完全盖住。口罩使用4-8小时更换,潮湿后立即更换;一次性口罩使用不超过4小时;严密隔离用后立即更换。 帽子 应保持清洁,头发不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没啥好说的额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6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