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ⅱ岳麓版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精).pptVIP

历史必修ⅱ岳麓版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考古队在江南某地墓葬发现焦炭、棉毯、唐三彩等遗物,此墓葬最早可能在 (  ) A.唐朝末年 B.南宋末年 C.元朝末年 D.明朝末年 【答案】 B 【解析】 依据材料中出现最晚的一项“棉毯”可判断出。 4.(2010·江苏学情调研)阅读下列表格 年代 唐元和初年 北宋治平年间 南宋初年 元朝中统四年 明朝永乐初年 铁年产量 207万斤 824.1万斤 216.2万斤 584.4万斤 1957.5万斤 表格能够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 A.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B.中国冶铁业在产量和技术上长期领先 C.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D.中国古代王朝对冶铁业的重视和大力扶植 【答案】 A 【解析】 手工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封建经济的重要指标,冶铁业又是手工业中的重要行业,故A项是正确的表述,也是本质反映。B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到明清时期我国冶铁业开始落后于世界。C项是现象的反映,学生容易误选。D项的表述与“重农抑商”政策相悖。 5.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 (  ) A.全部销往海外 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 C.质量普遍不高 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 【答案】 D 【解析】 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其产品不进入市场,更不会全部销往海外,直到明代前期为止,它代表着生产技术的最高水平。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棉布)其幅匹之制,特为长阔,茸密轻暖,可抵绵帛;……且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获,比之枲苎,免绩缉之工,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虽曰南产,言其适用,则北方多寒,或茧纩不足,而裘褐之费,此最省便。 ——王桢《农书》 材料二 国初时,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造擀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挚花,各有其法……人际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既就殷。 ——《南村辍耕录》 材料三 太祖初立国即下令,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 ——《明史》卷七十八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元明时期我国棉纺织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答案】 棉布具有轻软舒适的特点;棉纺织技术的进步;政府的重视和推广;棉纺织品利润丰厚。 (2)结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 经济作物的种植有利于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交流是促进社会经济繁荣的重要条件之一;政府经济政策的导向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解析】 本题以元明时期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为主题,主要考查阅读及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归纳概括和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回答(1)问时要立足三则材料,分别从棉纺织品的优良品质、棉花种植的推广、棉纺织技术的进步、棉纺织品的丰厚利润等方面进行归纳。 黄道婆 元初女纺织家。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华泾镇)人。幼年为童养媳,因不堪忍受虐待,搭海船逃往崖州(治今三亚),在海南岛居住30多年,向黎族人民学到先进棉纺织技术。晚年返回故乡,传授搓、钞、配色、综线、挈花等棉纺织技术并改进纺织工具,制成捍、弹、纺、织等一整套生产工具。在她的带动下,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展起来,“乌泥泾被”闻名遐迩。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将她安葬于华泾镇北面的东湾村,并建立祠堂,岁岁纪念。 中国文物可以说是遍布菲律宾领土的每个角落,从北部的吕宋岛,到比萨亚群岛,再到南部的棉兰老岛,到处都出土过中国的文物,尤其是中国古代的瓷器。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上,画有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这三件器皿,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画家把中国瓷器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反映出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瓷器格外珍视。 中国古代瓷器深受世界各国人民欢迎的原因是什么?你还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哪些基本史实?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有何基本特征? 本课第一目“金属冶炼术的进步”,讲青铜技艺、冶炼技术、炼钢技术、金属冶炼原料,突出了青铜文明的辉煌灿烂。第二目“衣被天下”,讲纺织业、棉织业技艺发展与成就。第三目“从烧陶到制瓷”,讲烧陶、制瓷技艺、制瓷业的成就以及古代中国陶瓷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第四目“官私手工业的消长”,讲古代中国官私手工业发展特征,官营手工业走向衰败,私营手工业逐渐发展壮大并带来新生产关系的萌芽。贯穿本课的核心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辉煌成就,随着社会的发展,私营手工业逐步取代官营手工业而占据主导地位。 本课内容体现了并列关系和因果关系。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1.青铜:从__________时期到__________,是我国的青铜时代。__________时期的青铜铸造技艺已相当成熟。 2.钢铁:__________时期人们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钢铁在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制作上的应用,大大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金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