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复习 拓展精练10.docVIP

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复习 拓展精练10.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 用心 爱心 专心 语文知识复习 拓展精练 (10)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3分) (2)请赏析“一时放春入”一句。 (4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4分) (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 。(《诗经·静女》) (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 。(《诗经·氓》) (3)日月忽其不淹兮, 。 ,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4)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 。(《离骚》) (5)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迢迢牵牛星》) (6) ,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短歌行》) (7)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归园田居》)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 2— 4题。(共9分) 人品文品与欣赏心态 现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语堂先生在《艺术与消遣》中说:“人格伟大的艺术家产生了伟大的艺术,人格渺小的艺术家产生了渺小的艺术;心地卑劣的艺术家,纵使生命发生危险,也不能产生伟大的艺术,心胸伟大的艺术家,纵使生命发生危险,也不能产生下劣的艺术。” 纵观我国历代众多的文学作品,为文与为人,文品与人品,一般说是一致的,“著作以人品为先”“人高则诗高,人俗则诗俗”。因为一切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写情造文”的产物,而诗歌则更是“情动于衷而行于言”的结晶。 然而由于人的感情颇为复杂,有些作家的作品并非“为情造文”,而是刘勰所谓“为文造情”。这类作家的作品必然出现为人与为文、人品与文品相抵牾(抵牾指“矛盾”或“冲突”的意思)的现象。我以为这主要是由于作者在文章中有意地掩饰了其思想意识中的阴暗面,代之以与其品德情操迥然不同的格调之故。 欧美人欣赏文学作品,往往是就文论文,很少顾及作者人品的高下。在中国这样一个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国度里,人们欣赏文学作品,却首先要想起作者的人格背景。 由此可见,在我们中国,无论任何时代,提倡作家加强品德修养,确实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作者的品德修养如若低下,即使他能够写出有一定价值的作品,但它是绝对不会传之不朽的。 2.文章开头引用林语堂先生的这一段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儒家文艺观在中国人的心中是根深蒂固的。 B.林语堂的欣赏心态没有受到欧美人的影响。 C.林语堂很赞赏传统的儒家的欣赏观。 D.儒家对人品与文品相抵牾的现象是否定的。 3.对照原文,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欧美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很少顾及作者的人格背景。 B.欧美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主要是看作品的本身。 C.欧美人与中国作家对作品的欣赏持同样的心态。 D.中国人欣赏文艺作品首先看作家的人格背景。 4.对本文结尾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品与文品相抵牾的现象不是很多,其作品的“价值”是有限的。 B.所有人品低下的作家,其作品绝对不会有价值而传之不朽。 C.提高文品的关键,在于提高作家的人品——思想修养和境界。 D.从中国人的欣赏心态的角度,强调提高作家的思想修养。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 5— 7题。(共15分) 俯向大地的身影 许俊文 这些年来,我的笔下总是很少提到自己的母亲。我觉得至今还没有找到可与母亲般配的文字,就好比我们已探明脚下是一座丰富的矿藏,由于担心技术水平达不到,而一直犹豫不决,迟迟没有开采。 那是去年深秋的一个黄昏,我从定远县东部的小镇岱山下车去豆村,沿途的田野,该收割的已经收割了,眼前的每一块赤裸的土地,就像产后的孕妇似的,安安静静地躺在那儿,见不到一个来打扰它的人,只有田边地角盛开的野菊花静悄悄地陪伴着它。 一个老妇人的背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青衣青裤,头上扎着时下很少见到的那种黑色的包巾,右手握着一把小锄。举起,落下,举起,落下……在锄头偶尔停顿的间隙,从翻起的泥土里捡起一点什么,随手丢进身旁的篮子里,再继续翻着

文档评论(0)

lf198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