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逻辑无环流直流调速系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理论联系实际,把“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等课程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际,掌握和巩固可逆调速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优缺点。
2. 熟悉和掌握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步骤。
3. 通过实验,分析和研究系统的动、静态特性,并研究调节器参数对动态品质的影响。
4. 通过实验,使同学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1. 各控制单元调试。
2. 整定电流反馈系数β,转速反馈系数a,整定电流保护动作值。
3. 测定开环机械特性及高、低速时的静特性n=f(Id)。
4. 闭环控制特性n=f(Id)的测定。
5. 改变调节器参数,观察、记录电流和速度起制动的动态波形。
三、实验要求:
1. 预习:
(1)实验前必须掌握系统的框图原理、系统各控制单元的功能和作用。
(2)熟悉IPS-1实验装置的结构,面板布置及系统主要设备参数。
(3)拟定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列出所需记录的参数表格,实验前由教师抽查,发现未预习者,不得参加实验。
2. 实验技术指标要求:
(1)电流超调量σi% ≤5%,并记录有关参数对σi%的影响,用理论计算分析误差的原因。
(2)转速超调量σn% ≤10%,并记录有关参数对σn%的影响,用理论计算分析误差的原因。
(3)用示波器测定,系统起动、制动,由正转到反转的过渡时间。
(4)稳态转速无静差。
3. 实验报告内容:
(1)实验线路组成的方框图和系统原理图(2#图纸)。
(2)实验的内容、步骤和方法,实验测定的结果数据和波形图。
(3)分析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动态波形与参数的关系。
(4)提出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
四、实验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系统的原理框图(见图2)。
图中:
GJ(LY101盒)—(见图1)信号给定单元,它有两个输出端。
输出1—给定信号直接输出端;
输出2—给定信号经给定积分器(GI)后输出。
[图1 给定单元
图2.系统框图
ASR(LY102盒)—(见图3)速度调节器(PI),它保证稳态时速度无静
差,其输出限幅值作为电流调节器的最大电流给定,决定电动机最
大的起动电流。
BS—速度变换及速度反馈。
DZS(LY102盒)—(见图4)零速封锁单元,其作用是:当给定信号为零时,电动机应停止不动,然而,各调节器的零点漂移将导致电动机爬行,为确保零位时电动机不会爬行,一定要将调节器严格锁零,即通过控制场效应管使调节器的输出和输入之间短接。
ACR(LY103盒)—(见图5)电流调节器(PI),它作为电流环内的调节器,可以控制电动机起,制动电流的大小,及时抑制电网扰动对转速的影响。其输出的最大限幅值由触发器GT的移相特性决定,即最大正限幅值决定
αmin的大小,最大负限幅值决定βmin的大小。
BC—电流变换及电流反馈。由三个同型号(5A/0.1A)的交流电流互感器LH接成星形接法,经三相桥式整流后变成极性不可变的直流电压,并分路送出:
a)过流推β信号和过流跳闸控制信号;
b)DPZ的零电流输入信号Uio;
c)电流反馈信号Uif(或Ui)。
AR(LY103盒)—(见图6)反号器。注意:电流反馈信号的极性总是为“+”,而且,此系统只采用了一个电流调节器,为保证电流环为电流负反馈环,实现负反馈控制,必须采用一只反号器AR,为此,由逻辑DLC的两个相反端的UF和UR信号分别控制电流的给定信号,以实现电流反馈永远是负反馈。
[图6]
CT1,MT1(LY105-1盒)—(见图7)正组桥晶闸管的三相移相触发器和脉冲门。
CT2,MT2(LY105-2盒)—反组桥晶闸管的三相移相触发器和脉冲门。
三相移相触发器由三片集成电路芯片KJ004(或KC04)等组成,
通过KJ041而形成六路双窄脉冲,经脉冲放大和脉冲门MT,去发
三相全控桥晶闸管。
三相移相触发器有两路输入信号,一路是三相交流同步电源,以保证主电路的交流电压和触发脉冲保持同步,去正确触发各相晶闸管。另一路是脉冲移动的控制信号Uct,用它来控制触发器脉冲发出的时刻,从而达到控制晶闸管触发角的目的。
为了从根本上消除系统的静态环流和脉动环流,则必须在任何时刻只允许开放一组晶闸管脉冲,另一组晶闸管脉冲被严格封锁,为达此目的,电路上设计了两个模拟电子开关脉冲门MT1、MT2,逻辑控制器根据系统的工作情况正确发出指令Ubif(或Ubir)来接通一脉冲门而同时切断另一脉冲门。
[图7]
DPT(LY10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出租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考试练习题及答案.docx VIP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doc VIP
- 风电项目施工工艺及流程介绍.pptx VIP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园区能耗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pdf VIP
- ASDA-A2的台达交流伺服驱动器.pdf VIP
- 温州市工业与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考试试卷.pdf
- 数字逻辑与设计——运动码表实验报告.docx VIP
- 2025浙江温州市工业与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春季招聘1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年06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核技术支持中心社会招考聘用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2115.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