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4
PAGE 4
行人有品交通無礙
一、交通事故知多少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資料顯示,行人道路交通事故自96年至98年死亡人數有逐年減少現象,且98年度行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271人,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12.95%,降幅為2.52%。由行人事故特性來看,就年齡層以70-79歳最多,5-14歳次之,年長者及幼童在交通上是相對弱勢,行動也較為緩慢,需要駕駛多點耐心禮讓。其中肇事原因分別是「穿越道路未注意左右來車」及「未依規定行走穿越道」最多;事故類型及型態以「穿越道路中」最多;事故位置以「交叉路口及附近」高居第一,有必要請用路人多加留意。
交通部統計處「97年道路交通事故高齡者特性分析」中的統計圖表高齡用路人因為生理機能逐漸老化,以致發生交通事故的比例在所有年齡層中偏高,加上高齡者身體較脆弱,發生交通事故時,特別是機車、自行車、行人類型的交通事故,死亡率恐怕會特別高,更是國內高齡者「A1類道路交通事故」(註1)
交通部統計處「97年道路交通事故高齡者特性分析」中的統計圖表
由上列交通部85年至97年交通事故高齡者特性分析統計表透露出,從85年的14.6%提高到97年的26.4%,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顯示出台灣高齡化社會所帶來另一個值得大家關心的議題。
交通安全基本認知
取自交通部交通安全入口網 行人路權的基本概念,也就是行人使用道路、優先通行的狀況,行人專用道和行人穿越道,是專門提供行人使用的。車輛不得侵占、行駛於行人專用道;在行人使用穿越道時即擁有路權,其他汽機車均須禮讓其優先通行;行人應行走在劃設之人行道;並不得在道路上奔跑嬉戲、阻礙交通;穿越道路時則必須經由行人穿越道、人行天橋或人行地下道,不可跨越護欄、安全島來穿越馬路,以確保自身安全。
取自交通部交通安全入口網
據新聞報導,高齡者出車禍最常發生在晨昏出外活動的時候,由於清晨黃昏的視線較差,加上老人家在行動上較為不便,要是又穿著深色、不顯眼的衣服,就更不容易被注意到了,因此駕駛人必須特別留意道路狀況,老人家們也應改變觀念,不可因為沒有車就違規穿越馬路,才是確保行的安全的最佳法則。 高齡者行動較不便,一般人遇到高齡者時應多加注意與禮讓,並主動協助年長者穿越道路,以關懷生命、尊重長者的心,保障他們「行」的安全,多一份體貼,多一分關懷,就可以防範意外事故的發生。
走路,是我們每人每天都必須進行的工作,如何行的安全,是現代人在這個交通繁忙社會的重要保命守則,在行人專用道上行走,不但是行人行的權利,更是為了維護行人自身安全的必要觀念。車道是供車輛行駛專用的,當行人違規跨越分隔島、穿越馬路,只要汽、機車駕駛稍不留意,車禍就會發生。為了自身的安全,千萬不可以隨便穿越馬路;不但侵犯了車輛通行的權利,也危害了自己的生命,這也是行人應有的基本體認。
人人有禮交通有愛
馬路如虎口,行人穿越道是為了保障行人穿越馬路時的安全而設置的。為了保障行人行走時的安全,除了車輛的注意與禮讓,行人自身也需要確實遵守交通規則,才能使得道路安全順暢。
取自交通部交通安全入口網 在台灣,佔據騎樓、人行道的營業攤販,應該對大家都是司空見慣的景象了,想要往前走,就必須從剩餘的空間中小心行走,一個不小心,和他人發生碰撞也是常發生的事;而且,一旦有人群停留攤販,那可通行的空間就更狹窄了;不管是騎樓擺滿店家的商品、人行道擺設各式攤販、或是在慢車道放置宣傳招牌…,這一切,似乎都被當作是理所當然的。只是,當行人在路上行走時,卻因為各式各樣的佔用行為,而被逼的必須左閃右躲,甚至無路可走而走在車道上與車爭道,是多麼危險的一件事。行人必須在這樣地夾縫中求生存的行走模式,其實是相當悲哀的;因為安全、舒適的行,其實應該只是每個人最基本、最單純的權利,非法的佔用行為,不但是不合理、不合法的,同時也是相當地不禮貌的,當你佔用了行人行走的空間,也就代表你正侵犯著別人的權利,不管什麼樣的理由和藉口,都是不被允許的。
取自交通部交通安全入口網
機車退出騎樓、取締非法攤販(註2)、掃除路霸大執法,這些都不只是口號,而是為了保障行人行走的權利,也是每個人都應該必須要遵守的安全守則,道路是「行」的專屬空間,而人行道和騎樓,更是保障行人安全行走的絕對空間;我們必須要確實尊重行人的路權,確實遵守對行人路權保障的規定;不侵犯、不強佔行人行走的道路,才能為社會創造更安全的行走空間。
當台灣社會人人都能對行人路權多加尊重,尤其是高齡者「行」的路權,若能透過立法保障,確實做到對高齡者行的問題妥善規劃,提供高齡者舒適、便捷的大眾交通工具,讓高齡者仍能保有充分的社會參與和獨立生活的尊嚴,確保老人人權的實現,將會呈現台灣社會更友善的一面。
註1:「A1類道路交通事故」內政部警政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浅谈略读课文教学--专题讲座.docx VIP
- 绿色金融复习测试卷.doc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主体段落“五层结构法”写作指导 课件(共47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电子版个人简历模板个人简历模板空白表格.docx VIP
- 摩登家庭台词剧本第一季第一集中英双语左右对照.pdf VIP
- 1:50万新 疆地质图[46幅图].pdf VIP
- SL101-2014 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docx VIP
- HK-328W型pH分析仪说明书V3.0.pdf VIP
- 001 三氯甲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doc VIP
- 高考英语语法词汇专项突破:09状语从句专项巩固训练+答案+解析[001].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