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nges of labor forms, and analyses that whether the current non-labor factors of production create value, or whether they participate in the distribution. Then emphasize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order to improve Chinas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provide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eople oriente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Keywords: informatization;the form of labor;value creation;market economy
III
万方数据
目 录
绪 论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4
(四)文章可能创新之处 5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立 6
(一)对英国古典经济学批判继承 6
1. 威廉·配第奠定了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 6
2. 亚当·斯密对威廉·配第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6
3. 大卫·李嘉图对亚当·斯密理论的坚持与发展 7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 8
1. 对英国古典劳动价值论批判的继承与创新 8
2. 马克思对劳动本质的剖析 10
3. 马克思关于劳动范畴的论述 10
二、信息化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新变化 12
(一)信息化社会内涵及特点 12
1. 信息化社会内涵 12
2. 信息化社会的特点 12
(二)信息化条件下劳动形式的变化 13
1. 体力劳动转向脑力劳动 13
2. 操作劳动转向管理劳动 14
3. 重复劳动转向创新劳动 15
4. 简单劳动转向复杂劳动 15
(三)信息化条件下价值创造范围拓展 16
1. 流通领域的商品生产及创造价值 16
2. 服务领域商品生产及创造价值 17
3. 精神领域的商品生产及创造价值 17
4. 技术、信息领域的商品生产及创造价值 17
(四)信息化条件下价值创造的源泉和特点 18
1. 价值创造的源泉 18
2. 价值创造的特点 19
三、信息化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面临的挑战 21
(一)来自理论方面的挑战 21
1. 要素价值论 21
2. 效用价值论 22
3. 创新价值论 23
(二)来自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 24
1. 劳动领域新情况 24
2. 所有制及分配制度新变化 25
四、信息化条件下发展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27
V
万方数据
(一)准确把握当前多种劳动形式 ...............................................................................
27
1.
物质生产的基础地位 ...........................................................................................
27
2.
科技劳动的创新地位 ...........................................................................................
27
3.
管理劳动的整合地位 ...........................................................................................
28
4.
服务劳动的保障地位 ...........................................................................................
29
5.
信息劳动的细节地位 ...........................................................................................
29
(二)充分认识当前经济发展形势 ...............................................................................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结合毕业创作浅谈对书籍装帧设计地新思考.docx
- “内延空间”与“外延空间”身份的重新定义——探寻雕塑表现方式的一种新的可能性.docx
- 论我国一人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地完善.docx
- 试论我国企业所得税制的改革及其影响.docx
- 浅析漆艺变涂技法在女性首饰设计中地应用.docx
-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传播形态创新研究.docx
- 蛋壳:在现代漆画语境中深说.docx
- 说真道假——由时下国画界某些现象想起的.docx
- 完善人民调解工作研究.docx
- 大瑶山瑶族民事习惯法考察.docx
- 对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在普通高校足球专项课中应用地研究.docx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负担水平分析.docx
- 村委会与乡村社区治理——对皖北李村的实证研究.docx
- 地方志愿者组织发展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docx
- 论我国的缓刑制度及立法完善.docx
- 文化下乡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途径研究——以来宾市“三求”文化惠农工程为例.docx
- 一位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地叙事研究.docx
- 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价值观教育的实效研究——基于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docx
- 从互文性角度看视觉文化对翻译的解构.docx
- 中国新锐财经报纸日报化趋势研究——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为例.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