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 古代印度文明 参考书目 崔连仲:《从佛陀到阿育王》,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 (印)塔帕尔著、林太译:《印度古代文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印)高善必:《印度古代文化与文明史纲》,商务印书馆1998年。 杨学祥:《印度文化神秘之谜》,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4年。 (英)巴沙姆主编:《印度文化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 思考题: 1、? 印度宗教演变的原因是什么? 2、? 作为东方文明的印度文明有什么特点? 3、古代印度文明对世界文明有哪些贡献? 一、印度的历史风貌 就地理范围而言,古代印度大体上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三国的领土。我国自西汉起就有了关于印度的记载,当时将印度称为。“身毒”,东汉时改称“天竺”。“印度”这一译名起始于唐代的佛僧玄奘。 印度具有两个相互对立的特点:它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民族和语言 印度没有全国统一的语言和字母;印度没有一个纯粹的印度人种。居民成分包括所有三大不同人种——黑人,黄人和白人——且组合和比例各不相同。北部和西北部是浅肤色的地中海人,为印度一雅利安人的后裔。在南印度分布最广的是著名的达罗毗荼人。另一类型的人,被称为澳大利亚人种。蒙古人种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北边境地区。在西部沿海地区可发现阿尔卑斯山区的类型,有的还稍有日耳曼人特征(眼睛呈灰色或蓝色)。印度人也没有什么典型的饮食,不过他们比欧洲人更加喜欢吃大米、蔬菜和调味品。北印度人觉得南印度的食物难以下咽,而南印度人也不爱吃北印度的食物。 2、地理和气候 印度在地理上可分为两大部分。南部的三角地带或半岛部分,被称为德干,完全属热带范围,德干半岛的大部分地区是个缓坡高原。印度北部被称为印度斯坦,北部以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为界,南部从低矮的文迪亚山与德干高原相隔。气温包括热带的酷热和北部高山的严寒。印度斯坦大部分地区是平原,面积约为法国、德国和意大利面积的总和,有印度河和恒河这些大水系流经。水流平缓的恒河比印度河较少泛滥,最能造福人类。作为“母亲河”,恒河长期以来一直是印度人的圣河。 印度的气候受季风影响很大。在通常情况下,每年的六月,包含阿拉伯海和印度洋水汽的季风向东北方向横扫大陆,带来大量,但不规则的降雨。南部德干的西海岸和东北部恒河平原(现孟加拉),洪水常常泛滥成灾。印度还常常遭遇干旱。印度河一恒河水系为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但南印度半岛几乎都是靠降雨来灌溉其肥沃的土地的。由旱季引起的反复发生的饥荒给印度历史打上了烙印。 此外,印度雅利安人在他们的次大陆上与外界隔绝的程度也远不及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国人。印度西北部的山脉不是不可逾越的 ,实际上,在大部分时间里,印度北部与中东和中亚之间的相互影响超过印度北部与半岛南部之间的相互影响。 3、传统且轻视历史 印度从古代以来,不管是思想上、文化上,都是以印度教为主流,这情况类似于中国以儒家为道统的传统。? 有赖于「传统」,印度的音乐、舞蹈、手工艺闻名于世,他们遵照传统、保护传统,父传子、师传弟,一代传一代,一脉相承地薪传至今。职业的世袭尊古,不擅加改变,是传统文化倍受保存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印度不太重视历史,这是研究印度史的一大障碍。印度传统的保持依靠的是一套因袭已久的社会制度。这制度并非国家制定的,而是社会中大家的共识。 4、包容性 在印度文化中,除了代表印度正统文化的婆罗门教之外,以佛教、耆那教为代表的沙门团体等,即使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亦被包容于其文化内涵之中。? 「包容」的意义,彼此之间虽然有不同的看法,有争议、甚至有冲突,但基本上是各行其道不赶尽杀绝的。因为彼此都出自于印度文化圈或者说是南亚文化圈,如同有着共同母亲的亲兄弟一般,具有雷同的DNA,但却有不同的面貌与性格。他们彼此之间有其差异性,也有其共通性,,所以很容易沟通,也因此在印度,各宗派间有论理性的争辩,在发展上有强有弱,但不会产生宗教战争。然而后来进入印度的伊斯兰教、基督教,这些不是出自于印度文化圈,不是出自于同一个母亲,由此产生了极大的冲突。 5、尊重生命和非暴力倾向 尊重生命,讲求仁爱和平,是印度文化的特性。不杀生,不仅是佛教的主张,也是其它宗教的共同主张。同样地,佛教所讲「五戒」的内容,即使与其它宗教有一些出入,但大体上各宗派所普遍遵守的道德伦理规范可以说是相近的。也就是说,在道德上,各宗派之间的看法颇为一致,皆强调个人品格的提升,不侵犯别人、不侵占别人,尊重万物生存的权利,强调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协,乃至人与物的平等。 佛教五戒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二、印度河谷文明 1、印度河谷文明的重新发现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以为印度文明的历史是从北方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的。但是20世纪20年代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改写了历史。把印度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