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汇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汇总;抗菌药物的临床药代动力学;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 治疗感染时应根据药物吸收程度和速率的不同合理选用。(轻、中度感染和重度感染时宜采取不同的给药途径);一般血流丰富的组织(肝、肾、肺)中抗菌药物浓度较高,在血供相对较差的部位(脑、骨、前列腺)浓度较低。 生理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骨组织中以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和氟喹诺酮的浓度较高。 前列腺中以碱性脂溶性药物较易进入: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 浆膜腔和关节腔:约为同期血药浓度的50%-100%。;原形代谢:氨基糖苷类 头孢菌素类(大部分);排泄:大部分经肾排泄;抗菌药物体内过程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特殊人群用药: 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等易透过胎盘屏障,并可能损害胎儿,妊娠期不宜使用。 尿路感染的用药: 单纯性尿路感染:选用毒性低、价廉且可口服药物;药效学、药动学与疗效的关系;抗菌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rnitoring,TDM),是在药代动力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现代先进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用于药物治疗的指导与评价。 对药物治疗的指导,主要是指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因此,又称为临床药代动力学监测(clinical pharmacokinetic mornitoring,CPM)。;需要进行TDM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抗菌作用机制;一、青霉素类;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二)半合成青霉素;包括苯唑类青霉素,如苯唑西林(oxacillin)、双氯西林(dicloxacillin)和乙氧萘青霉素(nafcillin),通过其酰基R1的空间位障作用,保护β-内酰胺环,耐酶,耐酸,可口服。 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 ;氨苄西林(ampicillin)、羟氨苄西林(amoxycillin),青霉素G侧链苄基上的氢被氨基取代,脂溶性增加,药物易于透过Gˉ杆菌胞壁外膜的脂多糖和磷脂,发挥杀菌作用。 对Gˉ杆菌的作用类似氯霉素及四环素,不如氨基糖苷类。对敏感菌的作用与青霉素G相似。 不耐酶,耐酸,可口服。;羧苄西林(carbenicillin)、替卡西林(ticacillin)和呋苄??林(furbenicillin)等。 抗菌谱广,对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作用较强,主要用于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 不耐酶,耐酸性差,口服不吸收或吸收差。;5、主要作用于G-的青霉素类;二、头孢菌素类;(一)头孢菌素类的分类及特点;(二)不良反应;氨基糖苷类;(一)抗菌作用及其机制;抑制起始阶段70S始动复合物的形成,使菌体蛋白质的合成停滞于早期阶段。 在肽链延伸阶段,引起mRNA模板遗传密码错译,合成无用蛋白质。 在终止阶段阻止终止因子与核蛋白体结合,使已合成的肽链不能释放,并阻止70S核蛋白体解离。 最终导致敏感细菌细胞膜蛋白质的合成障碍,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K+、腺嘌呤、核苷酸、酶等重要物质外漏,引起细菌死亡。 ;(二)体内过程;(三)不良反应;耳蜗神经损害:听力减退、耳鸣、耳聋。 其发生率依次为新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链霉素。 耳毒性的自觉症状并不明显,但经仪器如高频音听电图、眼震颤电图监测显示,有前庭功能或听力损害的“亚临床耳毒性”发生率可达10~20%。;2、肾毒性 主要经肾排泄并在肾脏(尤其是皮质部)蓄积,可使近端肾小管出现急性坏死,表现为尿液浓缩障碍,出现蛋白尿、管型尿,甚至引起肾功能减退。 其发生率依次为新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链霉素,奈替米星肾毒性很低。 ;3、过敏反应 可致嗜酸粒细胞增多、皮疹、药热、过敏性休克。 4、神经肌肉阻滞 药物与突触前膜Ca2+结合部位结合,抑制突触前ACh释放并阻断突触后ACh受体所致。可静注葡萄糖酸钙和新斯的明治疗。;四环素类;包括氯霉素和甲砜霉素。 广谱抑菌剂,对G-菌的作用较G+菌强,对流感嗜血杆菌及各种厌氧菌有效,对螺旋体、立克次体属、衣原体属均具有一定作用。 主要适用于:细菌性脑膜炎和脑脓肿、伤寒、厌氧菌感染或需氧菌-厌氧菌混合感染、立克次体病及细菌性眼科感染等。 不良反应:骨髓抑制、灰婴综合症、视神经炎等。;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人工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喹诺酮类选择性抑制细菌DNA回旋酶,可阻碍DNA的复制,导致细菌死亡。 ;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包括单纯性和复杂性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等。 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鼻窦炎等。 肠道感染:腹泻、胃肠炎、痢疾、伤寒和其他沙门菌属感染。 G-菌引起的骨、关节、皮肤、软组织感染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