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型岗位作业指导书(ISO法)
引用标准
GB/T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6003-1985 试验筛
JC/T681-2005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JC/T723-2005 水泥物理检验仪器 胶砂振动台
JC/T726-2005 水泥胶砂试模
二、试验条件:
1.室温20±2℃,材料温度与室温相同,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2.试体带模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3.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1℃范围内。
4.试验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及养护池水温在工作期间每天至少记录一次。
5.养护箱或雾室的温度与相对湿度至少每4小时记录一次,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记录次数可酌减至一天记录二次。在温度给定范围内,控制所给定的温度应在此范围中值。
三、检验设备:
1、搅拌机:应符合JC/T681要求。自动控制程序为:低速30s±1s,再低速30s±1s、同时自动开始加砂并在20s±30s内全部加完,高速30s±1s,停90s±1s,高速60s±1s。搅拌叶片与锅底、锅壁的工作间隙为3mm±1mm。
2、振动台:应符合JC/T723要求。全波振幅0.75mm±0.02mm,频率2800~3000次/min。振动时间为120s±2s,刹车时间小于5s。
3、试模:应符合JC/T726要求。试模组装后模腔基本尺寸:长160mm±0.8mm,宽40mm±0.2mm,深40.1mm±0.1mm。试模质量:6.25kg±0.25kg。
量筒:最小刻度0.1mL,精度1%。
金属刮平尺
电子天平:最大称量2Kg,分度值1g。
架盘药物天平:最大称量2Kg,分度值1g。
料器。
四、检验项目及频次
1、进厂水泥按编号取样成型;
2、对比样按品种取样成型;
3、进厂随机抽查样品取样成型;
五、取样与样品制备:
1、进厂水泥由试验室检验人员按编号取样约12Kg左右,每一编号的样品混匀后送成型室进行恒温成型。
2、对比样品根据品种编号平均取样,通过0.9mm方孔筛混匀送成型室进行恒温成型。
六、检验准备:
1.试验前,将当天成型样品、编号写在黑板上,注明品种、用水量、龄期和破型日期。
2.调整天平零点,检查搅拌机、振实台是否运转正常。
3.量水器的水注入量筒,在倒入锅内前要审视刻度。
4.记录试验室内温湿度、物料温度、水温、箱温、箱湿度,分别记录在强度卡上。
5.检验样品必须在前一天放入试验室。
七、操作方法:
1、胶砂制备:
1.1配料:水泥、砂、水和试验用具的温度与试验室相同,称量用的天平精度应为±1g。称量水泥450g、水225g、验证ISO标准砂为1350±5g备用。
1.2搅拌:每锅胶砂用搅拌机进行机械搅拌。先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状态,然后按以下的程序进行操作:
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停拌90s,在第1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1s以内。
2、试样的制备:
2.1胶砂制备后应立即成型,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一个适当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再装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一金属直尺以近似90度角,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
2.2在试体上标明编号。两个龄期以上的试体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二个以上龄期内。
3、试体的养护:
3.1脱模前的处理和养护:
去掉留在模子四周的胶砂,立即将作好标记的试模放入养护箱的水平篦子板上养护,湿空气应能与试模各边接触。一直养护到规定的脱模时间时取出试模。
3.2脱模
脱模应非常小心,对于24小时龄期的,应在破型试验前期20分钟内脱模,对于24小时以上龄期的应在20-24小时之间脱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