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叶片原生质体拟制备转化操作流程
一、生长条件
用0.2%的次氯酸钠对玉米种子消毒10min,再用蒸馏水冲洗3~5次,浸种8 h,将种子均匀铺在潮湿滤纸上催芽(28℃黑暗),待幼芽长到1cm左右时选取萌发一致的幼芽种在Hoagland营养液,然后将幼芽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条件为黑暗条件下,28/22℃(昼/夜),400 μ mol· m-2·s-1,相对湿度为75%±5 %,营养液每天更换一次。至幼苗第二片叶子完全展开。
注:也可以使用正常环境下生长的玉米幼苗(二叶期之前,否则叶片太老不易分离原生质体),在提取原生质体前,提前进行黑暗处理1~2天。
二、原生质体分离与纯化
(1) 切取第二片叶的中部(6-8cm)。将几个片叶叠在一起,轻压,用双面刀片无伤害地切成0.5mm的细条。好的操作每克鲜重叶片能产生大约107个原生质体。
(2) 用枪头将切好的细条均匀分散在酶解液中,0.1 MPa压力,抽真空1 h,避光。 1g叶片对应10ml酶解液。
(3) 消化,室温,40 r/min,轻摇2~3 h,避光。这根据实验目的和反应情况来确定。这个步骤需依据自己的分析,经验性地测试。
(4) 室温,80 r/min,轻摇5 min,避光。(使原生质体大量释放)
(5) 将消化好的原生质体用300目滤网(图1)过滤到50ml离心管中,弃沉淀,在滤液中加入适量W5,混匀,25℃ 50g(约700rmp) 离心5min。
(6) 取沉淀。再次向滤液中加入W5,离心取沉淀,至滤液为无色。将所得沉淀合成一管。
(7) 向沉淀中加入适量MMG重悬液(约1~2ml),然后血球计数板计数,使原生质体数目为5~8×105个/mL。
(8) 在显微镜下观察原生质体的完整度。
三、40% PEG4000介导转化
(1) 取质粒10μl(质粒浓度约1μg/μl)放入新的2mlEP管中,加入MMG重悬液中的原生质体100ml,再加入等体积(110ml)的40% PEG4000,混匀。(需剪枪头)
(2) 室温静置13-15分min。(避光)
(3) 缓慢加入4倍体积的W5,混匀,静置5min。(避光)
(4) 25℃ 50g(约700rmp) 离心5min,弃上清。重复2次,以去除PEG。
(5) 加1ml培养液,混匀,20~25℃避光培养12~18 h(根据实验目的和反应情况来确定)。处理完后镜检,或弃上清后放置-80℃备用。
图1 300目细胞过滤筛
母液:
1M KCl 称取0.745g溶于10ml去离子水中,灭菌。
1M MES 称取2.132g溶于10ml去离子水中,用KOH调PH值为5.7,灭菌。溶液呈微黄色。
1M MgCl2 称取0.95g溶于10ml去离子水中。
1M CaCl2 称取11.099g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
0.8M 甘露醇 称取1.457g溶于10ml去离子水中。
A. 酶解液(现用现配) :
20ml
40ml
纤维素酶1%
0.2g
0.4g
离析酶0.2%
0.04g
0.08g
甘露醇0.5M
1.367g
3.644g
1M kcl母液
400μl
800μl
1M MES母液
400μl
800μl
以20ml为例:再加入适量个去离子水,53℃水浴加热10min(为了钝化蛋白酶和提高酶的可溶性),冷却至室温,混合液变成棕色且是透明。再加入1M CaCl2 400μl,BSA(牛血清蛋白)0.02g,用灭菌去离子水定容至20ml。最后加入5μl β-巯基乙醇,用0.42μM的滤膜过滤后使用。
PS:cellulase R10、macerozyme R10(Yakult Honsha,Tokyo,Japan)
B. MMg重悬液(PH=5.7,灭菌):
100ml
1M MgCl2 (15mM)
1.5ml
1M MES (4mM)
400μl
甘露醇 (0.6M)
10.932g
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灭菌121℃、18min,4℃存放。
C. 培养液(PH=5.7,灭菌):
100ml
1M KCl (4mM)
400μl
1M MES (4mM)
400μl
甘露醇 (0.6M)
10.932g
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灭菌,4℃存放。。
D. W5(PH=5.7,灭菌):
100ml
500ml
NaCl 154mM
0.9g
4.5g
葡萄糖 5mM
0.09g
0.45g
CaCl2 125mM
1.4g
7g
KCl 5mM
0.037g
0.185g
MES 2mM
200μl
1ml
去离子水定容,灭菌,4℃存放。
E. 40% PEG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