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010 年广东)近年来,国家严打酒后驾驶。市民张明宝 在深度醉酒状态下独自驾车,造成 5 死 4 伤的严重后果,被南 ) 京市中级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说明( A.酒后驾驶是严重违法行为 B.我国法律是保护人民,惩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 C.凡是违法行为必然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D.一般违法行为必然导致严重的违法行为 [答案]B 考点1 知道法律规范的特征,理解我国法律的本 质、制裁与保护功能 考点2 理解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区别与一致性 2.(2010 年广州)下列行为既是社会主义道 德提倡,又受社会主义法律保护的有( ) ①爱祖国守法律,构建公民与国家的和谐互动 ②家庭邻 里和睦,共同营造温馨的社区环境 ③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 ④不等不靠不要,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 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考点3 了解违法行为的含义与类别 3.(2010 年广州)过去一年,发生多起个别外来务工人员因 为没有足额领取到工资而爬上广州海珠桥顶的“讨薪秀”,导 致该路段交通瘫痪。分析该事件,正确的观点是( ) A.只要动机正确就不算违法 B.法律应该对外来务工人员这样的弱势群体网开一面 C.企业欠薪在先,外来务工人员的行为不算违法 D.维护自身权益必须以合法的方式和程序行使 [答案]D 考点4 理解犯罪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了解刑罚及其种类 4.(2011 年广州)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的 最本质特征是( ) A.刑罚当罚性 B.刑事违法性 C.严重危害性 D.无罪推定性 [答案]C 5.(2010 年梅州)(简答题)2009 年7 月5 日,乌鲁木齐市 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案件。这次事件共造成1 700 多人 受伤、197 人死亡,直接经济财产损失达6 895 万元。经人民法 院审判,参与这一案件的犯罪分子均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1)为什么说他们的行为是犯罪?(3 分) (2)从“犯罪分子均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一事实中,我们 应该吸取哪些教训?(2 分) [答案](1)因为他们的行为具备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 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二是触犯刑法的行为,三是应当受到刑 罚处罚的行为。(每点1 分,共3 分) (2)一要认清犯罪的危害。犯罪对家庭、他人、社会,都有 百害而无一利。要从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 犯罪;二要加强自我防范。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学法守法。加 强道德修养,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2 分。只要能认清犯罪 的危害和懂得加强自我防范,即可得分) 考点5: 懂得哪些行为属于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 知道这些不良行为若不及时改正,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 6.(2011 年茂名)下图警示我们( ①要防微杜渐,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 ②人生难免有挫折, 要对症下药 ③沾染不良习气就会致人犯罪 ④低级庸俗的生 活情趣不利于身心健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7.(2011 年清远)(多项改为单项)下列说法不能体现“不良 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观点的是( ) 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B.众人拾柴火焰高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小洞不补,大洞难堵 [答案]B 8.(2009 年清远)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我 ) 们要预防不良行为,下列行为中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的是( A.旷课 B.参与赌博 C.吸食、注射毒品 D.打架斗殴 [答案]C 9.(2010 年广州)(问答题)李某小学时品学兼优。上初中后 染上网瘾并结识了一群“网友”。慢慢地,在“网友”的唆使 下,李某瞒着家长经常旷课,甚至夜不归宿,经常流连于网吧 和豪华夜总会。意志薄弱的李某还在“网友”的“示范”下吸 食毒品摇头丸。由于囊中羞涩,李某多次持刀勒索低年级同学 的钱物。在一次与勒索对象的争执中,他用随身携带的匕首将 对方刺成重伤,抢救无效死亡。考虑到案发时李某刚满 16 周岁, 当地法院对他进行了不公开审理,依法予以刑事制裁。 (1)连线:结合有关法律知识,判断李某行为的性质。(3 分) ①不良行为 ②严重不良行为 ③犯罪行为 A.持刀伤人致死 B.吸食毒品、携带管制刀具 C.旷课、夜不归宿、出入豪华夜总会 [答案]①—C ②—B ③—A(3 分) (2)当地法院对李某伤人致死案进行不公开审理,属于国家 对未成年人的__________。(1 分) 司法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