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_T2001-2014制造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准则(规范).docVIP

DB13_T2001-2014制造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准则(规范).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A 00 DB13 ICS 03.120.99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001—2014 制造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准则 Grading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of enterprise quality credit 2014 -01-25发布 2014 -02- 10实施 河 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DB13/T 2001—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河北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HB/TC 26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河北省质量信息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利君、路源、赵成波、刘燕、贾迎新、董忠厚、陈玉刚、王猛、杨博、刘敬、 崔冬立。 I DB13/T 2001—2014 制造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造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总则、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对河北省制造业企业开展质量信用评价,制造业企业也可以按照本标准进行自我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116-2008 企业信用等级表示方法 GB/T 22117-2008 信用 基本术语 GB/T 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GB/T 23791-2009 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划分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116、 GB/T 22117、 GB/T 19000和GB/T 2379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质量信用主观愿望 quality credit willingness 企业重视产品质量,兑现质量承诺满足消费者的合理预期。 3.2 产品质量保障能力 product quality maintaining capacity 企业持续保障产品质量稳定的能力。 3.3 质量信用等级评价 quality credit rating assessment 以统计方法确定科学的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对企业的质量信用程度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和判断, 并运用明确的文字符号来表明等级的一种经济活动。 4 总则 4.1 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分类及表示 企业质量信用等级依据质量信用程度,按照GB/T 22116-2008中4.1的规定,从高到低分为A、B、C、 D四等,每等可进一步细分为级。在同一等中的每级差别,用表示字母的数量来区分,最多使用三个。字 母数量越多,表示质量信用程度越高(质量信用风险越低)。例如A等可细分为AAA级、AA级和A级。 1 DB13/T 2001—2014 4.2 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划分依据 企业质量信用等级的划分应依据一定时期内企业在质量信用方面的表现来确定,包括企业质量信用 的主观愿望、产品质量保障能力及其质量信用表现结果等方面。 5 评价指标 5.1 质量信用主观愿望 5.1.1 法定资质 评价企业具备必要的生产经营资格。包括企业依法取得产品生产所必要的执照或许可证,并保持有 效。企业产品通过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必要检验、检测或认证等。 5.1.2 守法行为 评价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遵守与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企业守法表现的历史记录 等。包括县级以上(含县级)产品监督抽查记录、不合格产品后处理记录、证后监管记录等监督检查记 录,出口产品质量记录,缺陷产品召回记录等。 5.1.3 社会责任 评价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产品、服务和运营过程中贯彻国家政策,具备社会责任意识,支持社会公 益事业并主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历史记录,包括在金融、税务、商务和环保等方面的信用记录, 支持社会公益事业记录,建立并落实产品质量缺陷赔付机制的情况等。 5.2 产品质量保障能力 5.2.1 技术 评价企业持续改进技术、工艺、质量的能力。包括企业在产品研发、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在质量领 域开展技术攻关能力,以及在标准化领域发挥创新和引领作用方面的能力等。 5.2.2 管理 评价企业采用有效的管理技术手段不断提升质量管理的能力。包括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和运行情况,标准化管理和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计量管理和计量检测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实施和运行情况等。 5.2.3 人员 评价企业维持和改进其质量水平的人力资源情况,特别是与质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资质情况。包 括质量、标准化、计量等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情况,质量教育培训的策划、实施和评价的情况等。 5.2.4 设备 评价企业确保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