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命题逻辑.pptx

  1. 1、本文档共1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散数学;课程介绍;课程介绍;离散数学的内容;平时要求: 按时上下课、讲课时不吵闹、手机调成非铃声状态;;语速快: 课堂练习留有充足的时间,可以提问解答;第1章 命题逻辑;学习要点;第1章 命题逻辑;数理逻辑最早的萌芽: 17世纪德国哲学家、数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提出用数学符号式的“通用语言”来进行思维演算,使人们能够证明思维的正确性,从而避免争论。;数理逻辑的基础: 德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弗雷格(Gottlob Frege,1848—1925),数理逻辑的奠基人,创造了“量化”逻辑,扩大了逻辑学的内容,最终建立了公理化的谓词演算,成为数理逻辑的基础。;1-1 命题;12;13;悖论(paradox);练习;解 本题的9个句子中,(6)是疑问句,(7)是祈使句,(8)是感叹句,因而这3个句子都不是命题。 剩下的6个句子都是陈述句,但(3)与(9)不是命题。 (3)无确定的真值,根据x,y的不同取值情况它可真可假,即无唯一的真值,因而不是命题。 (9)是悖论。 虽然现在我们还不知道(4) (5)的真值,但它们的真值客观存在,而且是唯一的,所以是命题。 ;17;18;19;20;例1-2.1 99不是素数。 解:令P:99是素数。则该命题可表示为?P。 ;22;例1-2.2 小王能歌善舞。 解:令P:小王会唱歌。Q:小王会跳舞。则该命题可表示为P?Q 通常在自然语言中“并且”、“不但…而且…”、“既…又…”、“又…还…”等均可由合取联结词表示。;练习;解 首先将原子命题符号化: P:悟空用功。 Q:悟空聪明。 R:悟空是三好学生。 S:八戒是三好学生。 T:张辉与王丽是同学。 (1)到(4)都是复合命题,它们使用的联接词表面看来各不相同,但都是合取联接词,都应符号化为∧。 (1)到(4)分别符号化为P∧Q, P∧Q, Q∧┐P ,R∧S。 在(5)中,虽然也使用了联接词“与”,但这个联接词是联接该句主语的,而整个句子仍是简单陈述句,所以(5)是原子命题,符号化为T。;26;例1-2.5 今天刮风或者下雨。 解:令P:今天刮风。Q:今天下雨。则该命题可表示为P?Q。;28;使用联接词→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例1-2.7 如果天气持续干旱,植物就会死亡。 解:令P:天气持续干旱。Q:植物会死亡。 则该命题可表示为P?Q。;练习;练习;33;练习;35;36;37;38;例1-3.1 说明(Q?(Q?R))是合式公式。 解 (1)Q是合式公式 根据规则① (2)R是合式公式 根据规则① (3)(Q?R)是合式公式 根据(1)、(2)和规则③ (4)(Q?(Q?R))是合式公式 根据(1)、(3)和规则③;练习;41;42;例1-3.2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张辉和王丽都是三好学生。 解:令P:张辉是三好学生。Q:王丽是三好学生。则该命题可表示为P?Q。;(5)因为雪是白色的,所以2+2=4。 解:令P:雪是白色的。Q:2+2=4。则该命题可表示为P→Q。;(9)除非雪是白色的,否则2+2≠4。 解:令P:雪是白色的。Q:2+2=4。则该命题可表示为?P→?Q或Q→P。;练习;解 a 1、┐P?R ? Q 2、Q ? R 3、┐P 4、P?┐Q b 1、我去镇上当且仅当我有时间且天不下雪。 2、我有时间并且去镇上。 3、如果我去镇上,那么我有时间;如果我有时间,那么我去镇上(或我去镇上当且仅当我有时间)。 4、说我有时间或去镇上是不对的。;48;49;50;例1-3.3 写出下列公式的真值表,并求它们的成真赋值和成假赋值。 (1)A = (p?q)??r (2)B =(q?p)?q?p (3)C = ?(?p?q)?q ;练习;53;利用真值表,判断公式的类型 求出公式的全部成真赋值与成假赋值: 1、若真值表最后一列全为1,则公式为重言式。 2、若真值表最后一列全为0,则公式为矛盾式。 3、若真值表最后一列中至少有一个1,则公式为可满足式。 ;练习;56;57;例1-4.1 判断下面两个公式是否等价:p?q和?p?q;练习;60;61;62;63;64;65;66;例1-4.2 用等值演算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 (1)(p?q)?p?q (2)?(p?(p?q))?r (3)p?(((p?q)??p) ?q) ;练习;例1-4.3 用等值演算,化简下列电路,如图1-1所示。 ;图1-2 化简后电路图;例1-4.4 用等值演算,将下面程序结构进行化简,如图1-3所示。

文档评论(0)

4442226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