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通病及处理方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工程 (一)常见问题 1.蜂窝 :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 ,振捣不密实或漏振 ,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 流失 ,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 ,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 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2.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 振捣不密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3.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 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4.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 土。 5.墙体烂根:模板拼缝不严、或加固不够、下料过多导致模板出缝隙,混凝 土跑浆造成; 6.洞口移位变形、梁变形:浇筑时混凝土冲击洞口模板,两侧冲力不均,模 板未能夹紧;造成洞口变形,梁扭曲,甚至个别部位截面 “颈缩 ”。 7.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杂物清理不干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 夹渣层; 8.墙面气泡过多:一次下料过厚,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振捣时间不够易造成 墙面气泡过多。 9.顶板裂缝:顶板裂缝形成原因多样复杂,一般以下几方面原因较突出。 1)、 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 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 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 2)、 模板浇筑混凝土之前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 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3)、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平压光和养护不当也易引起裂缝。 4 )、 顶板浇注后,上人上料过早,上料集中,也易造成裂缝。 5)、本工程采用快拆体系做为顶板模板支撑,施工过程中时有工人不按快拆 原理进行施工现象,拆模时将立杆全部拆除然后回顶,也易造成顶板出现裂缝。 6)、目前采用的商品混凝土, 为了保证商品混凝土的流动性能, 坍落度较大, 因此水灰比也较大。而混凝土中参与水化反应的水量仅为游离水的 20-25 %, 而大部分水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 这些游离水在蒸发后会在混凝土中 产生大量毛细孔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缩。掺加粉煤灰、矿渣等,也会增加混凝土的 收缩。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可泵性,工程中一般选用较小粒径的粗骨料,或减少粗 骨料的用量。 粗骨料的用量的减少和粗骨料粒径的减小, 会使混凝土的体积稳定 性下降,不稳定性变大,从而增大了混凝土收缩。 10.错台:墙体产生错台原因是大模板与木模板拼接位置未拼紧, 混凝土浇注 时,造成木模板移位。顶板产生错台原因是顶板支模时次龙骨未仔细筛选,模板 拼缝不紧,模板与龙骨钉子过稀,未钉紧。 11.墙体底部砂浆过厚:原因是浇注墙体时,将减石砂浆或润管砂浆未均匀入 模,而是集中到一点,造成部分墙体底部砂浆过厚,强度受影响。 12.墙垛、阳角受损:拆模时吊升大模板时磕碰阳角,造成破损。部分墙垛只 有 100mm,截面过小抗冲击力差。 (二)常见问题的预防措施 1. 防烂根、防墙根砂浆过厚:所有竖向结构模内均铺预拌同混凝土配比的去 石砂浆 30mm~50mm,沙浆用料斗吊到现场,用铁锹均匀下料,不得用地泵直 接泵送;模板下口贴双层海绵条;模板外侧根部用砂浆堵缝。 2. 严格分层浇注, 控制每层浇注高度不超过 50cm,及时振捣,不漏振,配备 足够振捣棒,钢筋密处采用小直径振捣棒; 3. 模板拼逢严密,粘海绵条堵缝,模板对拉要拉紧,浇注前撒水湿润。 4. 钢筋保护层垫块布置均匀,用扎丝将垫块绑扎牢固; 5. 合模前将模板清理干净,均匀涂刷脱模剂; 6.洞口浇注时从两侧对称下料,及时振捣; 7.混凝土坍落度要严格控制,防止离析,底部振捣应严格按方案操作。 8.振捣时垂直落棒。振捣时要做到 “快插慢拔 ”;剪力墙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