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隋唐五代的对外文化交流 第一节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边疆各族与中外文化文流 第三节 外国侨民来华与文化传播(略) 第四节 外来文明与隋唐社会生活 第五节 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形成 第一节 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况 一、与七十余国通交往来 二、经营西域 三、兴盛的海上交通 一、与七十余国通交往来 (一)朝鲜半岛 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对高句丽的战争全部失败。 唐高宗联合新罗先消灭百济,再消灭高句丽,帮助新罗统一朝鲜半岛。 与新罗频繁派遣使团 (二)印度 606年,戒日王统一北印度。玄奘640左右在曲女城拜见戒日王,戒日王遣使通交。唐太宗次年也派使节前往北印度。 印度使节再次到来,王玄策三次出访。 1、643年,副使,顺道访问了泥婆罗 2、647年,戒日王去世,印度政局大乱,权臣篡位。借吐蕃与泥婆罗精兵,擒获篡位者。 3、护送袈裟到天竺 。 二、西域丝绸之路 (一)两大都护府的设立 安西都护府治龟兹,统辖天山南麓绿洲诸国。 北庭都护府治庭州,统辖天山以北草原地区的游牧民族。 (二)中亚羁縻府州的设置 高宗时(658年),于葱岭以西设立大宛都督府、康居都督府等羁糜府。 在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地区设置了16个羁糜都督府,下属80个羁糜州。 790年,吐蕃攻陷了北庭、安西,西域置于吐蕃的控制中,唐朝势力退出西域。 中唐以前南、中、北道丝绸之路的畅通 三、兴盛的海上交通 (一)“市舶使”的设立 广州设立“市舶使,中国历史上首设专门管理市舶的机构 。 新罗舶、昆仑舶、师子舶、婆罗门舶、波斯舶 《唐律》中专门有保护外商的措施 。 (二)至新罗、日本的航线 至新罗两条航线:渤海线(官方使用)、黄海线(民间使用) 日本遣唐使的三条航线:北路、南岛路、南路 (三)至阿拉伯的航线 7世纪30年代,阿拉伯人统一于伊斯兰教旗帜下,并开始向外大肆扩张,建立起横跨亚、非、欧的庞大的阿拉伯哈里发帝国。 与唐朝争夺中亚,751年,爆发怛逻斯战役 ,唐军大败。 此后,关系稳定友好。 随着阿拉伯人军队的东进,重视航海业以及与中国的海上交通。 海路成为陶瓷远销的主干道,唐代中后期陶瓷贸易的地位已等同于丝绸。 唐代中国瓷器也开始远销非洲。 第二节 边疆各族与文化文流 北方:突厥、回鹘 西南:吐蕃 南方:南诏 一、突厥 *突厥的兴起与分裂 552年,土门击破柔然,自立为伊利可汗,突厥汗国兴起。 567年,与萨珊波斯联合消灭嚈哒 583年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 -630年,东突厥汗国灭亡 ,唐设立八个羁縻州府 682年,东突厥第二汗国建立,745年为回鹘所灭。 -西突厥分裂,唐太宗乘机向西域伸展势力,设立安西都护府。 659年,西突厥全境被唐朝控制。 *突厥与中西文化交流 与拜占庭结盟使粟特商人垄断东西方的丝绸贸易 对宗教的保护有利于中西间宗教的传播。 突厥文化也是文化交流的产物: -突厥文中的阿拉米字母通过粟特传入 -汉语词汇的传入 -十二生肖纪年法 二、回纥 *与唐朝的友好关系 代突厥汗国而起。 帮助唐军平定安史之乱,唐肃宗以女儿宁国公主往嫁回纥可汗。 历代可汗均由唐朝册封 中原地区的丝绸源源不断地经过草原丝绸之路而输往西方。 *中唐以后回鹘路(参天可汗道)的开通 长安→中受降城(包头西南)→阴山→回鹘衙帐→庭州→碎叶城→河中地区 维持唐王朝与北庭、安西都护府的联系 使信仰萨满教的回鹘人改信摩尼教 *回鹘的西迁 840年,回鹘可汗被杀,回鹘汗国灭亡。 一支迁往葱岭以西,此后在中亚草原创建了喀喇汗王朝。 一支迁往河西走廊地区,依附于吐蕃。 一支迁往吐鲁番盆地,称高昌回鹘或西州回鹘 。废弃突厥文,使用回纥文。 三、吐蕃 * 7世纪唐蕃和亲,开拓了中印之间的吐蕃—泥婆罗道 中印之间的路程大为缩短。 吐蕃积极地吸收印度文明,据印度兰札、哇什都两派书法创制正楷和草书体藏文。 *佛教传入与汉、印文化汇聚吐蕃 *吐蕃与中亚、西亚间的“麝香之路” 四、南诏 *与唐朝的关系 唐于621年设置姚州,664年升格为姚州都督府,以统辖洱海周围的各羁縻州。 在唐朝的支持下,南诏于738年统一“六诏”,其王被唐册封为云南王。 扩张,背唐而与吐蕃结盟。 793年归附唐朝并与吐蕃决裂。 *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成为唐朝与骠国(今缅甸)、印度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中转站。 -骠国乐舞传入唐朝,白居易《骠国乐》: 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 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第三节 外国侨民来华与文化传播 一、唐王朝鼓励侨民的政策(略) 僧人来华 留学生来华 旅游与定居 二、粟特侨民 粟特商胡对唐代商贸有重要作用。 影响唐代政治与军事 音乐歌舞才能 社会习俗的影响 促成唐代祆教和摩尼教的流行 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