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文人习俗的故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至节文人习俗的故事      很早以前,冬至就已成为我国一个古老而又重要的节日。千百年来,冬至祭祖等民间风俗,至今仍有流传。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人对数字九有着特殊的情感,许多情况下都要把数字凑成九,《西游记》中唐三藏已经到达如来佛的灵山,应该算作顺利完成取经任务,但是佛祖让观世音菩萨查一查取经记录,竟然是八十难,于是命令速生一难,完成“九九之数”。      其原因是,九是阳数之最,九之后数字就会发生变化,人们自然产生对九的敬畏和崇拜。《说文解字》中说:“九,阳之变也。象其屈曲究变之形。”于是成语中有九五之尊、九层之台、九九归一、九牛一毛、九转功成、九朽一疲、九天九地、九烈三贞、九流三教、乃至、九世之仇、、九原可作、九死一生等。多为说明数量之多、程度之深、地位之高、难度之大,到了极点。      在记录时令变化中,自然也用到数字“九”,这就是“数九”。“数九”有“夏九九”和“冬九九”之分。“夏九九”是从夏至癸日起数,九九八十一天。相应的有“夏九九歌”,其词为:“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夹被盖;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比起“夏九九”,人们更熟悉的是:“冬九九”,“冬九九”是从冬至翌日起数,九九八十一天,分为九段,各为“一九”到“九九”。冬九九歌,其词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从冬至那天起就算进“九”了,冬至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欠,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好看的日历。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图”。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也称作“写九”。一般而言在九九消寒图的一侧还应写有《数九歌》。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连成一句话,还能表现出人们熬冬盼春的急切心情呢。      双钩描红的还有:“春前庭柏风送香”。      除了文字版本的九九消寒图,还有用图形表示的九九消寒图。将宣纸等分为九格,每格用笔帽蘸墨印上九个圆圈,每天填充一个圆圈,填充的方法根据天气决定,填充规则通常为: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这种图形版本的九九消寒图简单易行。      此外,也有些九九消寒图采用图画的形式,也称作“画九”。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在寒梅图的一侧常常写有“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窗外草青青”。这种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被称作“雅图”      #拓展知识#      1、祭祀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2、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3、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冰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冬至节故事简介    2.冬至节的故事    3.冬至节习俗的故事    4.冬至给孩子讲讲关于冬至节的故事    5.冬至各地传统饮食的故事    6.苏州冬至故事    7.看笑话故事吃冬至饺子    8.描写思念家乡的故事    9.描写冬至的现代诗句    10.冬至节送给孩子的故事《精灵森林》    ?

文档评论(0)

scj112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13057136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